魏國彥觀點:從深度生態視角看藻礁議題

2021-12-12 07:20

? 人氣

藻礁公投正反兩方差距來到1%上下,民眾意見呈兩極化,爭取認同成為關鍵。(圖/資料照)

藻礁公投正反兩方差距來到1%上下,民眾意見呈兩極化,爭取認同成為關鍵。(圖/資料照)

人生苦短,譬如朝露,白駒過隙,實不足以參天地之造化,瞭解生物礁體的長遠變化。本人藉花蓮化石藻礁、台東現生紅藻球的研究經驗,以深度生態(Deep Ecology)的觀點來剖析桃園藻礁的前世今生。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壹 前言

在淺海環境長成藻礁靠要各種因緣際會,如果要形成繽紛美麗的珊瑚礁更是難上加難,台灣僅在墾丁、澎湖等地發育了大片珊瑚礁,北部有些零星分佈。另一種生物礁──藻礁──黑糊糊的,長得不太好看,卻也得來不易,在台灣有兩大分佈區,分別是新北市的西北海岸(例如老梅石槽)與桃園海岸藻礁,目前發生環保爭議的大潭藻礁就在桃園海岸,是桃園七段藻礁中靠南邊的一段。

在早期的學術研究中,學者對於「珊瑚礁」與「藻礁」並沒有嚴格的區分,統以「珊瑚礁」稱之,例如地質文獻中出現的「嵌頭厝珊瑚礁」「國姓埔珊瑚礁」等,其實有些只是藻礁,並非珊瑚礁。

1976年起我對東部海岸山脈的「港口石灰岩」開始調查研究,1978年寫成的碩士論文,在國內首度提出「紅藻球」的描述,在論文中我考究其組成與在生物礁(biotic reef)發育中的角色,1983年正式發表為學術論文。2009年我參與「能源國家型計畫」中的「黑潮發電」海洋地質調查,在台東東河外海的海底火山脊之上撈獲數十顆現生紅藻球,做了較深入研究,也發表了學術文章。基於這前後三十多年對化石與現生紅藻球的研究,我對於藻礁有著另一番認知,適逢年底12月18日「珍愛藻礁」公投前夕,眾說紛紜,本文擬以藻礁的長期生態角色,及其在生物礁演替過程中的演化意義,以「深度生態」(Deep Ecology)為架構提出見解,期盼有助於公民建構科學素養,擺脫政治說教綁架,促成理性投票。

貳 從現生紅藻球說起

欲瞭解藻礁生長,可先瞭解現生紅藻球,就能舉一反三。下圖是2009年我在海研一號研究船上於東河外海水深62尺處撈獲的兩顆紅藻球照片,略呈紅褐色,主要由石灰質紅藻構成。藻球表面攀附了各種無脊椎生物,左側較小的那顆身上有一隻陽隧足,是棘皮動物海星的近親。

台東縣外海的紅藻球。由海底採泥器自水深62公尺之火成岩海脊上。2009年3 月海研一號891航次,文章發表於「西太平洋地質科學」第9卷。(作者提供)
台東縣外海的紅藻球。由海底採泥器自水深62公尺之火成岩海脊上。2009年3 月海研一號891航次,文章發表於「西太平洋地質科學」第9卷。(作者提供)

經過浸泡清洗乾燥後,我們把紅藻球剖半,呈現內部結構(下圖),主要是石灰質,有深灰、淺灰、乳白等色澤,略呈同心圓狀包覆,中間有許多小孔,是海蟲鑽洞穴居造成的孔隙。

紅藻球剖半後的照片。(取自魏國彥等2009年的學術文獻)
紅藻球剖半後的照片。(取自魏國彥等2009年的學術文獻)

我們進一步製作岩石薄片,在顯微鏡下觀察紅藻石的生物組成及細部構造

綠色線段的長度為1毫米,1mm。取自魏國彥等2009年的學術文獻
綠色線段的長度為1毫米,1mm。取自魏國彥等2009年的學術文獻

(a)是一種大型有孔蟲Acervulina,它層層表覆成長;(b)類別不詳的藻類和受損的其他生物碎片交互鑲嵌構成的複雜構造;(c)右側的苔蘚蟲和左側的紅藻形成明顯介面;(d) 種類不詳的表覆型藻類形成層狀與網狀構造;(e)細粒石灰質基質中的小型貝殼或底棲有孔蟲、蟲管切面;(f)浮游有孔蟲的切面。

喜歡這篇文章嗎?

魏國彥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