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結論還要取決於如何評判「全球門戶」所取得的績效。盡管它被解讀為歐盟對中國「一帶一路」的回應,但支持者認為不應該將其視為與北京的直接競爭。
同時也不應該把它當作歐盟單挑的使命。柏林墨卡托中國研究中心(Merics)的研究員吉萊蒂(Francesca Ghiretti)對德國之聲表示,歐盟的「全球門戶」投資計劃,在東南亞有著同美國和日本取得協同效應的潛力。例如同美國的全球基建倡議「重建美好世界」(Build Back Better World)。
此外日本也有著常常被外界忽視的亞洲投資計劃。最近由惠譽(Fitch Solutions)發布在一項報告顯示,日本在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菲律賓、泰國和越南目前未完成的項目的投資存量達2590億美元。而中國在上述國家的投資存量為1570億美元。
吉萊蒂認為,如果歐盟、美國和日本同東南亞當地機構合作,將有機會落實成功的項目。不過她指出,歐盟嚴格的預算條件意味著,布魯塞爾必須明確劃出優先順序,以避免出現「過度擴張」,「全球門戶」的融資能力畢竟是有限的。「最好的辦法是聚焦少數優先重點,保障它們取得成功。」
© 2021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