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行不是Just do it」毛治國談管理心法 蘇花改、高鐵、ETC決策過程曝光

2018-03-17 09:00

? 人氣

毛治國的「執行」理論,脫胎於西方管理學的「自組織」理論,這項理論是他早年與長官劉兆玄一次閒聊時,分享得到的概念,「自組織」理論挑戰傳統組織理論的科學典範,也就是牛頓定律機械觀,從取法自然、有機生命系統的觀點,看待一個由「人」組成的組織。但由於「自組織」理論企圖從複雜理論提煉管理原理,因此,毛治國花了20年的時間,才思考出如何用孫子兵法等古典理論裡面,重新詮釋領導與戰略。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20161222-上官鼎(前行政院長劉兆玄)22日召開「從台灣來」新書記者會。(顏麟宇攝)
毛治國的「執行」理論,脫胎於西方管理學的「自組織」理論,這項理論是他早年與長官劉兆玄(見圖)一次閒聊時,分享得到的概念。(資料照,顏麟宇攝)

「傳統管理學院不教執行 但執行是有學問、有方法的」

毛治國形容,他的「執行」理論可以說是「20年磨一劍」,除了把「自組織」理論融入外,也希望藉此挑戰目前東西方管理學教育,「目前傳統管理學院,找不到一門課程是在教執行,不管是implementation還是execution,如此重要問題,絕對不只是Just do it.這麼簡單,它是有學問,有方法的!」

除了發展「執行」理論,毛治國這次出版《管理》一書,也把2003年出版的《決策》重寫了一遍,增加的實務案例,有一半是他過去在交通部與行政院服務期間的決策案例。

管理學教科書 比較少第一人稱案例

毛治國表示,管理學教科書,比較少第一人稱敘述的案例,因為第一人稱的決策者,不見得會動念把決策過程寫下來,他在出版《決策》一書時,剛卸下中華電信董事長職務,但他當時並未將中華電信的決策故事寫進去,不過中華電信成功改造的故事,後來還成為哈佛管理學院的研究案例,他重拾教鞭以第一人稱分享中華電信決策故事,發現台下學生的感受與學習深度是不同的。

20180316-毛治國專訪。(甘岱民攝)
毛治國重拾教鞭以第一人稱分享中華電信決策故事,發現台下學生的感受與學習深度是不同的。(甘岱民攝)

「管理學老師教一個別人的case,永遠是在『猜』他當初為何這麼做,學生對於教科書的case,永遠是霧裡看花,這和我以第一人,稱告訴學生當時為何下這個決定,思考哪些選項,有很大的差異。」

毛治國強調,他重新詮釋《決策》一書,並且融入他從政期間的幾項重大政策,例如,ETC、高鐵財改案、蘇花改等,並不是藉此把教科書當回憶錄在寫,而是希望透過實證經驗證明一句話:「好理論一定管用。」

從政過程中「驗證過有用」 放在《管理》書中

毛治國說,《管理》一書的相關案例,都是他從政過程中「驗證過有用」才拿來寫,不是從文獻回顧歸納整理出來,「我知道,國內管理學界都有論文發表壓力,所以很多學者看到有新的管理學書籍出版,就會想要拿來引用驗證,但我會認為,那是『流行歌曲』,是否禁得起考驗還有待檢驗,我在新書裡引用到的理論,包括Thompson的群體決策理論,與榮格的決策者風格理論,我不只替讀者做了選擇,並且還重新詮釋、修改。」

20180316-毛治國專訪。(甘岱民攝)
毛治國說,《管理》一書的相關案例,都是他從政過程中「驗證過有用」才拿來寫,不是從文獻回顧歸納整理出來。(甘岱民攝)

事實上,毛治國的新書融入了古今中外很多經典理論,例如孫子兵法,毛治國說,孫子兵法裡面「轉圓石於千仞之山,勢也」,而「勢」指的就是物理學的「位能」概念,另外,「激水之疾,至於漂石者」,講的就是物理學的「動能」,儘管戰國時代,還沒有牛頓物理學理論,但孫子兵法可以說是圖像化的物理學解析,他把上述理論與西方「自組織理論」畫上連結,就推演出孫子兵法「形積成勢」的結論,儘管「勢」的大小決定勝負,但「形」這一塊比較弱,不見得會輸,只要透過累積放大因子,就可以以下駟對上駟。

《管理》一書所引用每一項理論,都有原典依據,但我把原典重組,同時把精髓凸顯出來,作為商場與管理上的運用,說不一定更有感覺。」

喜歡這篇文章嗎?

林上祚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