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大快訊
20171031-SMG0035-快訊小紅條兒

擔心個資被萬惡臉書亂搜刮?這簡單3招所有人都該會,自己的隱私要自己護!

2018-04-12 16:02

? 人氣

劍橋分析事件延燒,今第二次聽證會上祖克柏無能為力,坦承連他自己的個資也遭濫用。如果不得已暫時離不開臉書,有沒有什麼方法能減少傷害?(圖/取自Twitter)

劍橋分析事件延燒,今第二次聽證會上祖克柏無能為力,坦承連他自己的個資也遭濫用。如果不得已暫時離不開臉書,有沒有什麼方法能減少傷害?(圖/取自Twitter)

用戶達到20億,將近世界人口四分之一的臉書,近期發生有史以來最嚴重的用戶資料外洩事件,影響人數高達5000萬用戶。創辦人兼執行長祖克伯也將在10日與11日出席聯邦參議院司法與商業聯席委員會、眾議院能源與商業委員會的兩場聽證會,接受參眾議員的拷問。在最近臉書公布的證詞中,佐克伯也表示:「我很抱歉,我會為這些事負責。」

用戶資料如何外洩?

此一事件是由英國數據公司「劍橋分析」(Cambridge Analytica)而起。最初,「劍橋分析」公司人員透過有償的線上問卷調查方式,僅接觸了27萬名臉書用戶,以蒐集資料作為學術用途的名義,得到用戶的許可,間接獲取了5000萬筆的用戶資料。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通常為了省略輸入資料、閱讀條款的麻煩,不少人會直接授權網站使用自己在臉書上的資訊,不經意就將個人資料輕易地轉手他人。

用戶經常為了方便、快速使用應用程式,不經意的就洩漏了資料。(圖/Facebook)
用戶經常為了方便、快速使用應用程式,不小心就洩漏了資料。(圖/截自臉書)

你有什麼資訊存在臉書上?臉書存它幹嘛?

除了公開個人檔案、貼文、聊天紀錄之外,一般人在臉書上留下的資料可不少。朋友名單、按了哪些東西讚、搜尋紀錄等都是廠商能用來分析的有用數據。

從Facebook個人頁面的「查看活動紀錄」可見,在Facebook上的活動都會被記錄,左欄甚至可見到定位紀錄。(圖/Facebook)
從臉書個人頁面的「查看活動紀錄」可見,在臉書上的活動都會被記錄,左欄甚至可見到定位紀錄。(圖/截自臉書)

「數據」是臉書、Google等科技巨頭的強大籌碼,也是它們營利的重要方式。獲取用戶資訊之後,臉書就能精準投放不同廣告給不同族群的用戶,諸如性別、年齡層、按讚內容等等都有助於鎖定目標客群,將廣告投放在最可能會感興趣的人身上,而就是這個強大的數據庫優勢使臉書收入不斷。

經常使用Google Chrome的用戶,可以在點按「我的帳戶」中的「我的活動」,觀看自己被記錄下的行為。(圖/Google)
Google也會記錄用戶的使用行為。經常使用Google Chrome的用戶,可以在點按「我的帳戶」中的「我的活動」,觀看自己被記錄下的行為。(圖/截自Google)

資料外洩會怎樣?那我不是什麼都不能用了嗎?

以描寫政治權力鬥爭聞名的美劇《紙牌屋》(House of Cards)中,劇中主角為了順利當選,透過幕僚聯繫媒體公關公司,經特殊管道蒐集大量的用戶資料,藉以瞭解選民的喜好並分析選情。透過分析的結果,主角可以在造勢活動中以更針對性的內容遊說選民。也就是說,主角透過資料的蒐集間接影響了選舉的結果

這次臉書的劍橋分析事件,可說是真實的《紙牌屋》事件上演。劍橋分析涉嫌用獲取的資料分析、預測美國選民的心理,進而影響2016年美國總統大選,為川普立下大功。

既然後果那麼嚴重,身為網路用戶的我們如果不把臉書刪除,難道就只能任人擺布,讓自己的資訊被看光光嗎?

事實上,折衷方法還是有的。自己的哪些資料會被服務供應商存取、從甚麼管道被蒐集個資......等等都是有跡可循的,以下幾項是如何簡單自救,「掌握」自己資料的方法。

簡單3招教你奪回控制權!

一、收回過多的「使用臉書帳號登入」

有些僅僅使用過一兩次,甚至是來路不明的應用程式,往往是個資外流的最大威脅。不過需要注意的是,有些應用程式並不會因為移除權限而刪除先前留下的資料,因此最根本的方法就是減少臉書與其他帳號的關聯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