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維觀點》林毅夫:開發中國家需要新的經濟理論

2018-04-02 06:30

? 人氣

在轉型問題上也是如此。轉型中國家必然存在許多制度扭曲,從現代的主流經濟學理論來看,只要有了扭曲就會創造政府行政干預所導致的租金,有了租金就會產生行賄、受賄,有腐敗、有收入分配不均等一系列問題。因此,從現代主流經濟學理論來分析,推行華盛頓共識(Washington Consensus)的休克療法(shock therapy),把所有干預扭曲一次性地消除掉,是理所當然。然而,現代主流經濟學忽視了這些扭曲的存在是有原因的,是因為在過去的發展思路和政策之下,投資建設了許多違反比較優勢的產業,需要政府的保護補貼這些產業才能生存。如果這個條件不改變,把干預扭曲取消掉,那些違反比較優勢的產業中的企業,缺乏自生能力,就會破產倒閉,造成大量失業和社會不穩。同時,那些產業有不少屬於國防軍工,為了國防安全,也不能讓它們倒閉,即使私有化以後,也需要給予補貼。事實上,從蘇聯東歐轉型後的情形來看,私有化後,尋租腐敗的情形還更嚴重。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所以我提出新結構經濟學,是希望從總結開發中國家自己成功和失敗的經驗,提出一個新的理論體系。

多維:討論中國經濟問題時,目前有3種來自西方的觀點影響著不少經濟學家。一是海耶克(Friedrich ugust von Hayek)的觀點「人類行為的意外後果」,認為中國改革開放的成就是無心插柳柳成蔭的結果。二是經濟學家錢納里(HollisB. Chenery)的觀點,認為一個國家如果看清了體制弊端,並且清除這些弊端,即使不存在發展的必要條件,也能實現快速發展。三是克魯曼(Paul Krugman),不斷唱衰中國,認為中國的經濟成長既不是奇蹟,也不可持續。您怎麼看?

林毅夫:我從後面的問題先回答你吧。中國的經濟成長不是奇蹟也不可持續的論調,從上世紀80年代就此起彼伏,不斷有人提出。中國是一個以雙軌漸進方式轉型的開發中經濟體,存在許多體制、機制、結構問題,這不足為奇。從主流理論來看,發生硬著陸是必然性的事件,所以只要中國經濟發展速度稍微一下降,這種論調就會出現,並且很有說服力。但都已經40年了,中國經濟總是「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不僅在人類的歷史上不曾出現過如此高速、維持這麼長時間成長的先例,而且中國也是過去40年來唯一不曾出現過系統性金融經濟危機的新興市場經濟體。在這麼多問題纏身的情況下,能有這樣長期穩定和快速發展的成績,是人們所不曾預想到的,也是用任何現存的理論都難以解釋的,這不是奇蹟是什麼?

其次錢納里的觀點反映的是上世紀8、90年代新自由主義的觀點,認為轉型中國家存在許多體制弊端,要取得快速發展必須堅決清除這些體制弊端。但按照這種思路去做的國家,經濟崩潰、停滯危機不斷,發展績效比轉型前更糟。這種觀點忽視了這些弊端是內生的,只看到弊端的存在,不瞭解其產生原因,在產生弊端的原因仍然存在的情況下,決心很大,去做消除弊端的努力,所產生的是事與願違的結果。

香港大學榮譽教授卜約翰稱,現任中共總書記習近平的地位可能與毛澤東和鄧小平看齊(簡恒宇攝)
林毅夫指出,中國的經濟成長,不僅在人類的歷史上不曾出現過如此高速、維持這麼長時間成長的先例,而且中國也是過去40年來唯一不曾出現過系統性金融經濟危機的新興市場經濟體。(資料照,簡恒宇攝)

最後,針對海耶克所認為的中國改革開放成績是「人類行為的意外結果」,雖從西方主流理論來看中國到處存在問題,取得的成績似乎是人類行為的意外結果。但連續40年的穩定快速發展,不會是瞎貓碰到死老鼠的好運所致,背後一定有其道理。理論工作者的責任是把成功的道理揭示出來,形成新理論,使開發中國家的發展和轉型得以完成「從必然王國向自由王國的飛躍」。這正是新結構經濟學的理論創新的依據和所要達到的目標。

《多維TW》029期。(取自多維TW臉書粉專)
《多維TW》029期。(取自多維TW臉書粉專)

*本文原刊《多維TW》月刊029期,授權轉載。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