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戰高峰時還看不到中國崛起的蛛絲馬跡的時候,中國就在龐德系列間諜小說中成了西方的勁敵,50年後中國國際影響力擴大,但龐德小說的冷戰主題已經成為過去
50年前(1968年3月28日)英國著名作家艾米斯(Kingsley Amis)在007原作者死後寫了第一部續寫龐德系列:《孫上校》(Colonel Sun)。其中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孫上校成了龐德的死敵,紅色中國首次取代蘇聯成了龐德世界裏面的邪惡化身。
007龐德系列小說的作者佛萊明出身英國上流社會,在二戰期間當過作英國間諜。佛萊明1964年去世後,擁有龐德形像版權的出版社讓出身小職員家庭的著名作家艾米斯續寫龐德系列。
但是佛萊明的貴族出身和上流社會交際花的太太安.佛萊明並不喜歡續寫龐德系列的主意,也不喜歡艾米斯,她說艾米斯只會寫出一個「小資產階級、紅磚房的龐德」。「紅磚」與「小資」相聯繫,大概表現了住莊園和城堡的上流社會對住紅磚房中產階級的輕視。
英國在19世紀晚期到20世紀初期的維多利亞時代也是中產階級的擴張期,伴隨城市擴張出現了大量紅磚建築,有別於古老石頭建築的紅磚建築一時成了典型的英國中產和小資的住房,於是紅磚那時候也成了小資的代名詞。
在維多利亞時期在英格蘭中部和北部興起的許多城市中出現了不同於牛津劍橋這類古老學府的大學被稱為「紅磚大學」,「紅磚大學」向不同宗教,性別和社會階層的人開放了高等教育,深刻影響了以後英國高等教育發展。
保守和反共
出身倫敦南部市民家庭的艾米斯靠獎學金進了牛津大學。1941年他在牛津期間加入了英國共產黨,但1956年蘇聯領導人赫魯曉夫在蘇共二十大上發表講話批評史達林個人崇拜,蘇聯開始「去史達林化」後,艾米斯放棄了共產主義理想 。
到1968年艾米斯寫《孫上校》的時候,他的政治傾向已經完成了從左到右的轉變。1967年艾米斯和英國其他右翼作家給《泰晤士報》寫了題為「支持美國的越南政策」的聯名信,支持美國政府對越南戰爭的立場。
艾米斯在小說《孫上校》裏面多次提到越南戰爭,不僅把反面人物同北越領導人胡志明相聯繫,而且把中國描寫成北越的支持者,說中國通過北越和美國在東南亞進行代理人戰爭。
1968那一年,北越和南方的越共發動「春季攻勢」,越南戰爭進入激烈的決戰階段。同年捷克斯洛伐克開始的自由化運動「布拉格之春」以蘇聯及華沙公約成員國武裝干涉告終。轉年,珍寶島邊界衝突把中蘇分裂推向戰爭邊緣。3年後,美國總統尼克森訪華,中美關係緩和。
中國當時並沒有向歐洲擴大影響的力量和雄心,蘇聯仍然是西方冷戰的勁敵。但這並不妨礙在艾米斯的小說《孫上校》裏面,中國取代蘇聯成了頭號「邪惡國家」,而且蘇聯在某種程度上還成了中國侵略的受害者,小說中蘇聯領導人臨死前還鼓勵龐德努力不要讓解放軍的孫上校的陰謀得逞。
《孫上校》
雖然在《孫上校》中,龐德小說的成功要素應有盡有:酒色財氣,異國情調,打打殺殺……但小說中最主要反面人物不再是蘇聯,而是中國。
艾米斯在《孫上校》中把007置於更複雜的國際鬥爭背景下,情報員龐德面對的環境也更加嚴峻。小說開始講述英國情報員詹姆士.龐德的上司被綁架。龐德在追蹤過程中發現了指向紅色中國的蛛絲馬跡。
龐德追蹤到希臘愛琴海的一個小島上,發現了解放軍孫上校策劃的驚天國際陰謀:孫上校計劃血洗蘇聯在中東主持的一個同西方搞「低盪」的會議,然後利用007和他上司的屍體栽贓構陷英國,引發第三次世界大戰。
《孫上校》中的一個情節是蘇聯間諜總部被孫上校摧毀,影射了中蘇分裂和敵對的現實。小說中描寫蘇聯間諜總部受到攻擊後,除了一個希臘美女共產黨員外無一倖免。
蘇聯領導人臨死前彌留之際囑咐龐德和美女間諜要攜手努力防止國際災難發生。當然中國的陰謀被龐德在希臘美女間諜的幫助下破解,結局是龐德打死了孫上校和前納粹德國軍官馮.里希特(Von Richter)。
《孫上校》出版後,評論褒貶不一。有人抱怨《孫上校》情節中暴力過多,情色過少。但也有讚揚評論說,在類似「炸魚和薯條」這類龐德小說中, 艾米斯的作品無疑是文學大餐。
「東方威脅」
軍事歷史學者布萊克說,《孫上校》脫離了冷戰(美蘇)兩極的模式,強調了「東方威脅」。作者把「東方威脅」同英語文學中的「東方殘忍」格式化形像相聯繫,隸屬於「解放軍特別行動委員會」的孫上校被描寫成虐待狂,孫上校對龐德殘酷用刑的情節被後來的007電影採用。
同樣「東方殘忍」和「蔑視生命」的主題屢屢出現於許多描寫朝鮮戰爭和越南戰爭的文學和歷史著作中。
早在1957年佛萊明在他的第6本龐德小說中就塑造過一個神秘的科學狂人「諾博士」(Dr.No)。「諾博士」是個致力於摧毀美國太空計劃的科技天才。雖然諾博士出生於北京,但他是德國傳教士和中國女子的後代,後來偷渡到美國在紐約定居……
諾博士和孫上校雖然都來自中國,但前者的陰謀是個人行為,後者是國家行為。50年前冷戰期間,龐德小說作者是否預見到了今天中國國際影響力擴大以及中西經濟競爭引發諸多間諜指稱,不得而知。
50年後冷戰成為過去的今天,中國致力於「一帶一路」具有深刻經濟和政治影響的計劃,成立基金和投資銀行融資國際基建發展,用直通鐵路連接歐亞,在亞洲和歐洲(希臘)修建自己的港口。但在中國國際影響日益擴大的時候,卻已經很難想像再有把中國描繪成邪惡勢力代表的龐德小說。至少這類題材的電影會自動失去中國這個正在成為世界最大電影市場的票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