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平等的教育及勞動權利
中國婦女享有與男子平等的文化教育權利嗎?1844 年教會在中國寧波創辦了近代第一所女子學校,提倡在教育方面應「男女並重」,幫助中國婦女接受知識薰陶,同時也引起人們對女性社會地位及存在價值的深思(2022,吳冬梅)。
多年來中國女性受教育比例雖較過去有明顯的提升,但大專院校等學術上,對於女性錄取人數仍存在配額限制。與軍警相關學院以生理上體能差別及業務需求為由,限制女性錄取配額,也導致女性錄取標準較嚴格。而部分藝術相關學院也為了限制不斷增長的女性比例,而強行實施男女錄取比應為各半的措施,無論從哪個面向來看,即使女性受教育普及,但實質上對於女性仍有一定程度的限制。
中國婦女享有與男子相同的勞動社會法保障權利嗎?勞動(聘用)合同或者服務協定中可以限制女職工單身或不懷孕的內容嗎? 勞動参與是女性地位提升最直接的表現,在職場方面,雖禁止歧視女性,但廠場內外對於女性仍有諸多限制及不友善。基於先天生理條件的關係,女性需生育子女,再加上對於女性需照顧子女的家庭分工的性別刻板印象,許多公司會避免僱用女性或是有結婚及生育計畫的女性,公司認為結婚及生育可能會影響工作表現,而相對不願僱用女性,甚至有嚴重「同工不同酬」的情形發生,部分公司甚至要求女性新進員工須簽署「特別協議」承諾在一定期間內不得懷孕,否則將會面臨解僱。
中國性別平等落實長路漫漫
中國男女平等法律政策體系存在不兼容、不協調現象。有研究資料顯示,父權體系與社會貧窮之間有高度關連。因此,性別平等與國家經濟發展應該同屬相同重要國政。目前中國經濟社會快速發展,中國《憲法》也以法律禁止性別及懷孕的就業歧視,但以社會現實來看,法律的制定及社會傳統思想仍有落差,性別平等的落實仍有一大段路要走。
而過去一胎化的嚴格生育政策,也導致現今中國將面臨人口結構老化的問題,中國政府希望刺激生育,來延緩人口老化的速度,維持國家競爭力,於是性別平權似乎開了倒車,比起讓女性能在生活及工作中取得平衡,政府似乎更希望女性回歸家庭,將生育視為目標之一。若中國當局對於此一政策加強力道推動,中國女性社會地位將與男性差距擴大,「男主外、女主內」的傳統性別刻板印象可能更難被完全打破,當國家法制無法帶領社會傳統思想的改變時,固有的觀念可能更難被打破,中國女性可能面臨比過去社會更不平等的窘境。
從西方文化傳入到喚醒中國婦女自主意識的覺醒,已歷經多年變遷,也促使男女平等之基本國策成為一個有系统性的綜合概念,雖然2021年中國提出修正婦女保護法,包括闡釋「歧視婦女」含義、保障女性求學和就業的平等,及增列職場性別歧視和性騷擾防治,然而這些規範的落實與實踐仍有待觀察。
*作者曾任市級官員,目前在大學擔任法律教育工作兼行政及司法調解與市級性別專家學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