舉例而言,素來鴿派的章念馳還是把「武力」做為「和統」的基礎與保障,甚至把軍機軍艦繞台,認為是「不得不派」,以宣示台灣是中國的一部份,就像炮擊金門以示為「內戰」,甚且日後中共軍機「會飛越台北上空」,「即使引起擦槍走火,我們還是要不停飛越」,但目的不是全面攻佔台灣,既非「武統」也非「解放」,此一被章念馳認為是對美國「示威」或「宣示主權」,如此耀武揚威之舉,看在台灣人眼裡,又豈能不心生疏離或反感?
不論何黨執政,兩岸前途避不開民進黨
第二,當章念馳主張與「台灣同胞」共同制定「台灣方案」的同時,他不能無視民進黨人和民進黨支持者都是「台灣同胞」,民進黨固然不能代表全部的台灣民意,但能代表台灣民意與對岸談判者,不論是經貿、文化、共同打擊犯罪…,只有「政府」和「政府授權機關或單位」,北京習慣「一黨專政」的政府,台灣的政府組成會因政黨而輪替,却成為政治常態,就算國民黨與民眾黨或任何主張兩岸交流爭取長久融合目標的政黨,不能執政就沒有與對岸「共同制定」所謂「台灣方案」的民意授權和法律基礎,即使執政,依法也不能以一黨的意志為意志,既要立法院審議通過,還要交付公民投票,簡言之,就算國民黨重返執政,兩岸前途還是跳不開北京最討厭的民進黨。
最後,素來鴿派的章念馳非常清楚兩岸關係是「中美博奕」,當年蔣介石即使對美國插手深惡痛絕,深感羞辱,却也必須倚靠美國,台灣的經濟奇蹟和民主轉型,美國角色既深且重,當年或可謂為「國共黨派(權力)之爭」,如今就算美國有遏阻另一個強權在亞太崛起的心思,於兩岸而言,却是不折不扣的體制之爭,就此而言,章念馳文末呼籲「不要計一日之長短,要有定力,要有十年之後再看誰哭誰笑的定力」是正確的,「唯統一論者」焦慮愈深,愈容易把台灣推遠,也會加重台海危局的焦慮感,「巧統台灣」、「智統台灣」的「定力」或許十年也未必夠,既要看美中關係的演變,還要看中國的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