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立法院預算中心估算,2025年再生能源占比僅15.27%,不及當初設立的20%目標。雖然疫情影響綠能發展的步調,但能源局副局長李君禮表示,無法達標的原因,主要在於經濟成長大幅超過當初估算。
受惠於晶片短缺與半導體發展,台灣去年創下6%的經濟成長率,為近年來最佳表現;李君禮肯定說:「其實這是好現象!」能源局也將2025年的全台所需電量上修至3,175億度,比先前估計的2,575億度還多600億度。
不可諱言,若要達到綠能發電占比達20%,甚至是2050淨零碳排,實踐兩大目標都一定需要提高再生能源的規模。受惠於穩定季風、高日照時數與完整光電產業鏈,台灣現階段以風電、光電為主。但土地面積是台灣的大限制。(延伸閱讀:疫情之下,能源轉型重要性為何?經濟部次長曾文生:這將是GDP成長的新動力)
李君禮說明,光電與陸域風電都需要大量土地,但西岸的陸域風場已趨飽和。離岸風電則受限於水深,僅能在深度50公尺內的海域設置,還有海洋生態與漁業權的問題。因此李君禮坦言,若要實現2050淨零碳排,「台灣不能只靠風電與光電!」台灣還有哪些再生能源選項?
地熱有發展潛力,但須克服地質先天缺陷
「地熱是台灣下一個有機會的能源。」李君禮直言,台灣位於環太平洋火山帶,具有豐富的地熱資源,日本、菲律賓、印尼等國皆已開發地熱,但是「台灣的地質條件較差。」
原因在於,火山型地熱是較為理想的地熱型態,因為能量集中,只要打一口地熱井,就會有足夠的能量。但台灣的火山型地熱只在大屯山與龜山島,其餘地熱皆是破碎的變質岩地質,能量分散,要打很多井才有足夠能量。大屯山地熱資源占全台約60%,但它位於國家公園,開發受限於制度,且大屯山是高酸性的火山,pH值介於2.0到3.0,對管線的腐蝕性高。
關於酸性問題,台灣正與跟紐西蘭合作,目前找到3種解決方案。一是管壁使用不鏽鋼材質,但要特別訂做,成本高;二是加入鹼性物質中和,但是成本高,也有破換環境的疑慮;最後是選擇酸性不高的區域設置電廠,這也是台灣最有可能的作法。能源局正與新北市政府合作,在國家公園外圍研究地熱。
地熱還有探勘成本的問題。相較於光電與風電,地熱難以從地表勘查適合的場址,需要挖井評估。從鑽油的經驗看,若鑽3口井能找到1口合適的井,探勘就算成功,但鑽一口井的成本約20到30萬。
台灣曾在宜蘭設置地熱電廠,但當時經營並不完善,管壁被碳酸鈣堵住,地下水也被抽乾,終致無法發電。「台灣設置地熱電廠,一定要注意抽水問題,因為台灣地質破碎,不像菲律賓有龐大地下水。」李君禮說明,台灣可以用人工注水的方式補充地下水,延長使用年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