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情況感覺像是適者生存。」
兩年前,南韓曾是防疫模範生,通過所謂「K-防疫3T」戰略──加強「檢測」以找出感染源,使用現代技術「追蹤」接觸者,通過將患者隔離來「治療」──成功控制住Covid-19疫情,這套防疫標準更於2020年末獲得國際ISO標準認證。但今年1月以來,由於Omicron變異株快速傳播,醫療系統負荷升高,當局認為繼續固守「K-防疫3T」下去似乎沒有意義。
根據南韓中央防疫對策本部數據,截至18日午夜,日增新冠確診人數達到10萬9831,這是南韓爆發Covid-19疫情以來首次單日確診破10萬大關。政府預計2月下旬至3月將迎來疫情高峰,屆時每天將有多達20萬至36萬人確診。專家指出,很難準確預測確診翻倍的趨勢還會持續多久,以及達到峰值的時間,但可確定患者越來越多,政府無法再為所有人提供一樣的醫療服務。
南韓當局指出,為了盡早恢復日常生活、與病毒共存,政府調整應對流行病的重點政策,將流行病學調查方式改為基於「確診者自我通報」進行。由於政策轉變後,「QR code電子出入名簿」(전자출입명부,KI-Pass)在抑制病毒傳播風險方面的功能減弱,19日起南韓進出公共場所只需要掃碼出示疫苗接種證明,不再需要以「強制實名制」進出公共場所。
過去一周,南韓政府要求確診患者待在家中隔離治療,以利把醫療資源分配給弱勢與高風險人群。但這讓習慣政府強力防疫政策的人們感到不安,隨著待在家隔離治療的人數激增,網路上都能看到民眾抱怨。有人說防疫熱線都打不通;有人覺得在家感覺就像被國家遺棄了,政府承諾提供的醫療用品(例如溫度計、血氧機、洗手液和其他防疫必需品)未能按時送到。
「那些盡職盡責地遵守政府要求的人,對政府部分放手的做法感到震驚,他們努力遵守比如戴口罩和接種疫苗等規範,作為回報,他們期望政府負責保護他們的生命,」大韓疫苗學會會長金宇宙(김우주,音譯)向《紐約時報》(NYT)指出,「現在情況感覺像是適者生存。」
重新部署資源,集中幫助高危病患
南韓去年每日新增患者從未超過8000人,但隨著Omicron成為國內主要變異株,確診數量不斷翻倍飆升。所幸Omicron的致命性低於Delta變異株,而南韓有86%以上人口完成疫苗施打,大幅降低了死亡率。去年最後一周,南韓每日新冠病歿人數約109人,而今年2月17日則為36人。醫院重症患者人數也從1000人減至389人。
當局向民眾解釋,由於Omicron確診人數非常多,所以就算一開始會造成混亂,防疫政策轉變仍是不可避免的。衛生部長權德喆(권덕철,音譯)表示:「我們必須更有效利用有限的資源,重點擺在防止高危患者的重病或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