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對伊朗、俄國與北韓的經濟制裁雖然傷到對方經濟,但並未達到政治目標。在全球化時代,各國經貿依賴度增加,經濟制裁也如七傷拳般傷人也自傷;當美國高舉經濟制裁大纛,他的歐洲盟友常會出現雜音,就像這次美國主張要斷北溪2號油氣管時,近半天然氣靠俄國進口的德國也一度遲疑。
中國變數讓美國制裁打折扣
美國幾項重要經濟制裁效果打折的另一個原因是中國,例如受國際制裁的北韓一直有中國或明或暗撐腰。此外,美國對伊朗制裁手段包括:切斷伊朗透過美國主導的通匯系統SWIFT進行結算,所以伊朗賣油給其他國家就收不到錢。中國原油約一成從伊朗進口,2018年美國切斷伊朗通匯管道時,中國 一開始也遵守美國禁令而無法結算,後來中國繞個彎用其他方式繼續與伊朗交易。2021年中伊簽訂25年全面合作協議,中國以便宜的價格從伊朗獲得長期供油,更直接以人民幣取代美元做為結算工具。
這次美國也有計畫把俄國踢出SWIFT,將此視為制裁的殺手鐧。不過這個計畫也可能像伊朗制裁一樣被中國破解。
普京趁這次冬奧訪北京、和中國領導人習近平會談,兩國簽訂油氣供應協議,俄國將供應中國30年天然氣,並在未來10年透過哈薩克供應中國一億噸原油,油氣合約總值1175億美元。普京已打好算盤,一旦歐洲的油氣被斷,中國這頭還能確保生意無虞。更重要的是,油氣交易是以歐元結算,而不是美元。
歐洲國家已發展特殊用途工具(SPV)結算系統,可以繞過以美元結算的SWIFT;中國自己也在建立以人民幣結算的CIPS系統,據中國媒體報導,已經有一些俄國銀行加入CIPS。換言之,俄國有可能透過人民幣結算機制躲過美國制裁。而中國可藉烏克蘭危機發展自己的結算系統。
台灣與烏克蘭都是國際問題
中、俄反美國霸權的立場一致,但中國對分裂烏克蘭的態度有保留。一月底中國外長王毅與美國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通話時就稱,烏克蘭問題應回到《新明斯克協訂》的基礎上,他支持俄國反對北約東擴的論調,稱「俄國合理安全關切應獲得重視及解決」;二月十九日王毅以視訊參加慕尼黑安全會議時,除了重申要重視俄國合理的安全考量,也強調「尊重任何國家主權獨立和領土完整」。他希望「透過對話協商找到真正保障歐洲安全穩定的解決方案。」中國並不希望俄國入侵、分裂烏克蘭。
中國在烏克蘭有許多投資、生意,烏克蘭也是一帶一路進入歐洲的重要門戶,發生動亂有損中國利益。中國與俄國雖然同聲共氣反美、反北約東擴,但也擔心支持俄國入侵烏克蘭,會和俄國一起被歐盟敵視孤立。
王毅強調主權與領土完整,是否也有意避免美日強權介入中國主權與領土問題──包括台灣、香港、新疆與西藏。不過《新明斯克協議》除了俄、烏和兩個自治省區簽署,德、法兩國也扮演重要斡旋角色。烏克蘭並非普京一句「完全是由布爾什維克的共產俄國創造出來」就可概括,它不只是俄國問題也是歐洲的問題;同樣的,台灣問題攸關亞太安全穩定,也不只是中國問題,更難用「自古以來台灣就是中國一部分」一句話排拒台灣問題的國際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