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回來,哲連斯基「放棄加入北約」的主張也不見得是烏克蘭的全民共識。《基輔郵報》18日就刊出〈烏克蘭應該成為北約一員—否則就該武裝到牙齒〉專欄文章,明確反對烏克蘭同時「放棄加入北約」,同時還要聽從俄羅斯的「去軍事化」要求。曾在蘭德公司任職、並且參與北約東擴計畫的作者柯琴瑟娃(Marianna Kozintseva)指出,他向來就是烏克蘭中立的忠實支持者,過去也曾建言前總統波洛申科(Petro Poroshenko)應該以非北約成員國的身份與美國加強關係。
不過柯琴瑟娃指出,「烏克蘭中立」與「去軍事化」絕對不可同時進行。因為烏克蘭如果選擇中立,這就意味著烏克蘭要單純靠自己防衛自已,否則就應該堅持到底、打贏這場戰爭,然後加入北約。她警告如果烏克蘭對俄羅斯的要求全盤接受,俄羅斯的戰爭陰影將會籠照烏克蘭全境,並且建議烏克蘭與俄羅斯和談時應該步步為營,為自己的生存權利努力交涉。
值得注意的是,克里姆林宮新聞處18日指出,普京在與德國總理蕭爾茨通話時強調,是基輔方面在「拖延談判進程,並且提出了越來越多不切實際的建議」。克里姆林宮表示,「儘管如此,俄方已準備好繼續按照原則尋求解決方案」,這似乎顯示莫斯科現在也急於談判。此外,普京還向蕭爾茨抱怨「烏克蘭武裝人員對頓巴斯的居民區發動火箭彈襲擊,造成嚴重的人員傷亡,但西方對此卻置若罔聞」,目前位於烏克蘭的俄軍正在「盡一切努力挽救平民的生命」。
BBC分析,俄羅斯入侵烏克蘭有兩點失算,一是烏克蘭奮勇抵抗的不屈精神,另一個則是哲連斯基出色的外交技巧。前者讓俄羅斯的大軍蒙受嚴重損失,至今未能獲得任何可足稱道的戰果;後者則讓烏克蘭贏得了國際社會的同情與支援,讓這個國家在沒有北約保護的情況下,仍舊讓俄羅斯承受驚人的經濟制裁。對普京來說,現在最重要的事或許是挽回顏面,找出宣佈勝利的方式(即便俄軍在烏克蘭其實被打得頭破血流)、也讓自己在大多數國民眼中繼續做個不錯的領導人。
對哲連斯基與烏克蘭來說,簽署和平協議最重要的一點,可能就是保證烏克蘭未來不會再受到俄羅斯的侵略。但下令部隊入侵的普京全然沒有提到這件事,反而要烏克蘭將軍隊裁減到「俄羅斯的安全不會受到威脅」的程度。有意思的是,哲連斯基雖然宣稱「烏克蘭不會再加入北約」,但他同時也緊急申請加入歐盟,這一點俄羅斯其實同樣並不樂見,也不符合普京「烏克蘭應該中立」的要求。無論如何,這場戰爭可能讓烏克蘭人未來數十年都敵視俄羅斯,甚至因為勇敢抵抗超級強國贏得民族自尊。 BBC認為,除非普京的軍隊能夠佔領基輔與更多的烏克蘭領土,否則烏克蘭將繼續一個國家的身份存在於國際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