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啓聖觀點:羅智強應先成為桃園人,再成為擬參選人

2022-04-08 06:30

? 人氣

台北市議員羅智強宣布要轉換跑道選桃園市長,却被黨中央攔路。(柯承惠攝)

台北市議員羅智強宣布要轉換跑道選桃園市長,却被黨中央攔路。(柯承惠攝)

羅智強終於宣佈參選了!國民黨中常會也終於確定排除提名羅智強!至此真的沒有「魚不死、網不破」的補救作法嗎?其實,當一切回歸到「法律精神」、「情理考量」、「黨內民主」、「平等原則」四項條件,國民黨的桃園選情困境,自然就迎刃而解。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從羅智強參選的四項聲明中的第二點,「不管用初選、用協調、用民調、用徵召,都尊重」,已然確定,羅智強對桃園支持者的熱情相挺,找到了下台階。畢竟,羅最終宣布了參選,而黨中央最後既便採行「徵召」,他也尊重,不表反對。對支持者算是做了交代,紛擾應已告終了!

就「法律精神」而言,依憲法130條規定,中華民國國民年滿廿三歲者,有依法被選舉之權。因此,羅智強參選桃園市長,在權力上殆無疑義。

然就「地方自治」的精神,大法官釋字第498號解釋,基於住民自治之理念....其首長與民意代表,均由自治區域內之人民依法選舉產生。準此說明,「在地」為地方自治之核心。當然,此議,並未排除羅智強參選之可能與機會,只要他在規定的時間內設籍桃園,成為桃園人即可。

再者,「情理考量」而言,最早傳出議長邱奕勝為提名人選,但因個人因素而退出,但並不代表其讓出主導權,在「強龍不壓地頭蛇」的情況下,做為黨主席的朱立倫自是必須觀照邱議長的態度;更何況,朱立倫的黨主席當選,以及未來徐圖總統大位,都需仰仗邱議長的支持相挺。更何況,邱議長非但不是蛇,還是「喊水能結凍」連鄭文燦市長都要亟力拉攏的對象。

其次,就「黨內民主」而言,國民黨秘書長黃健庭在中常會後的發言,確實易增訾議,只因為幾波民調,選策會就排除提名羅智強。試問,民調即可左右提名嗎?民調不代表選舉結果,這是眾所皆知的常識,否則,2019年二月廿一日,TVBS所做的調查,韓國瑜的54%支持度,大勝蔡英文的25%,韓國瑜早就取得大位,藍天再現了。職是之故,以民調決定提名人選,難免易遭「便宜行事」、甚至「另有所圖」之譏。因此,孫文學校總校長張亞中提議的舉辦初選,才是彰顯黨內民主的正辦。

初選較民調更貼近真實民意的主要原因在於,初選前至少應舉辦三場(含)以上的政見發表或辯論,讓選民(黨員)能清楚的瞭解候選人的施政方針,據以作為選擇的參考;同時,也是對羅智強等「外來新人」對地方熟悉程度的檢驗。否則,僅依對候選人的「印象」評比的民調,相對淺識浮面。

在去年九月二十五日的國民黨黨主席選舉,初期孫文學校總校長的民調支持度,未及4%;但經過第一場電視政見發表會之後,民調瞬間趴升超過36%。這正說明了,經過公開的政見發表或辯論,讓選民瞭解參選人對地方事務的熟悉程度、未來的施政願景,之後再來舉辦初選,要比「僅打印象分數」的民調,更符合選賢與能的精神。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