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50年時的總用電量至少會較現在增加5-8成以上,綠電占比要從現在的6%拉高到60-70%,等於綠電總量要增加20倍左右,達到的可能性有多大?或是說:台灣有條件作到嗎?
即使達成綠電占6-7 的目標,還是很難越過另一個障礙─電網穩定限制因素。
要讓全年供電中,容量因子低的綠電占比達6-7成,代表的是其裝置容量又要數倍於此。眾所皆知的是風電與光電不穩定的特性,在風力足、陽光熾烈時,來自再生能源的供電可能達100%;但下一刻風雲變色、供電下滑,電網馬上陷入不穩定、不平衡。台灣是獨立電網,不可能在綠電充足時以「負電價」賣給其它國家或其它電網,在綠電滑落時從其它電網買電,這種電網的不穩定會是致命傷,如果不能解決,就是三不五時的電網崩潰、全台大停電。
用智慧電錶、儲電裝置解決此問題?目前看不出可能性。智慧電表只是把問題「擠到」用戶端,無法解決綠電起伏不穩定問題,儲電裝置以現在的價格看,成本過高、不可能成為大量儲存電力之用,只能作為短暫救急調頻之用。
更何況,還有一個「尷尬之處」─台灣用電尖峰期的夏天,台灣海峽風極小,風電非常不給力,發出的電時常只有零點幾趴,而光電入夜就沒了。因此火力發電還是不可缺少,甚至以總量而言,2050年火電的量與今日是相差無幾,說要讓供電「去碳化」,難矣哉!
或許是了解火電終究總量仍多,國發會的零碳排路徑中提到屆時要「使用搭配碳捕捉之火力發電」,「以達成整體電力供應的去碳化」。話是沒錯,但充滿著不確定性,碳捕捉技術雖然已經發展出來,但其最大的問題是:成本過高、難以普及化與商業化。聯合國歐洲經濟委員會(UNECE)去年就發表過一份報告指出,成本過高是碳捕捉、利用和儲存技術(CCUS)最大的障礙,以歐洲而言,到2050年計劃的CCUS部署估計將需要3200億歐元,而且「將需要巨大的地理空間儲存能力」。
這個成本、「巨大的地理空間儲存能力」,台灣能作到幾分?確實有不少技術在發展過程中,都會出現成本大幅下降、最後到達一個能商業化、大規模推廣的「甜蜜點」,但也有不少技術永遠難以突破、甚至連實驗室之門都走不出,國發會把碳捕捉列為「零碳排路徑」會是那一類呢?
國發會最後要出這麼一個「隨便說說」的零碳排路徑計劃,重要原因之一是「全面廢核」已無更動可能,等於捨棄一個零碳排的重要發電方式,但其它國家則是為了達成零碳排而加大核電量,結果讓國發會的零碳排路徑只能寄希望次那些成本高、技術與商轉又不成熟的技術,悲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