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鴻源觀點:消弭族群仇恨的《莉莉瑪蓮》

2022-04-15 06:30

? 人氣

最近一年來,世界似乎不太平靜。圖為烏克蘭。(資料照,AP)

最近一年來,世界似乎不太平靜。圖為烏克蘭。(資料照,AP)

最近一年來,世界似乎不太平靜,如烏俄戰爭、敘利亞與葉門的內戰、緬甸羅興亞人流浪的悲歌、南海的衝突與北韓的飛彈危機等,不僅教宗,連上帝也流淚。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八十年前的歐洲與北非戰場,在聖誕節來臨之前,每天晚上九點五十五分,不管是德國、俄國或英、美、法等國的士官兵,敵我雙方都會不約而同暫時停下手邊的工作和槍桿,把無線電頻道調到德國國防軍廣播電台,靜靜聆聽一首充滿愛情的流行歌曲《莉莉瑪蓮》

「在兵營雄威的大門前,

那裡有一座路燈。

如果它依然矗立,

我們就在燈下再次相會。

就像從前啊,莉莉瑪蓮,

就像從前啊,莉莉瑪蓮。

...................

這首歌原本是由一位生於德國漢堡的作家漢斯萊普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時,被政府徵召入伍去打仗時所寫的一首情詩《一個正在站哨的年輕士兵之歌》。

1938年,德國作曲家諾伯特舒爾策為這首詩譜上了曲,並定名為《路燈下的少女》,不過,後來歌名被改成現在的《莉莉瑪蓮》(LiliMarleen),原因是漢斯萊普將他前女友「莉莉」與後來女友「瑪蓮」名字,組合「莉莉瑪蓮」一個人名。

《莉莉瑪蓮》當時之所以廣受歐洲軍人的喜愛,主要原因是它喚醒了人類愛好和平的心靈,畢竟沒有人喜歡戰爭與仇恨,戰爭與仇恨,僅起自於少數獨裁者的野心,人民只能當芻狗,古今中外都是如此。

當時歐美各國的士官兵,每一位軍人聽到這首歌,都會情不自禁低頭沉思,為何無冤無仇的彼此,要互相打得你死我活?而在後面指揮的獨裁者,為何可以指揮他們去侵略人家並送死?為何不打戰不行?

在人類的戰爭史,每一次戰爭的起因都是前一次戰爭所種下的結果,如一次世界大戰的起因,是歐洲各國因為殖民地與勢力範圍分配不均所引起,而第二次世界大戰是因為第一次世界大戰,德國戰敗,被迫簽定不公平的《凡爾賽條約》,讓德國割地又賠款,搞得民不聊生,以致讓政客希特勒趁機崛起,煽動族群仇恨製造戰爭。

英國版的《莉莉瑪蓮》有如《魂斷藍橋》電影裡的主題曲《友誼地久天長》,電影情節與《莉莉瑪蓮》類似,描述一位英國軍官羅伊與芭雷舞孃瑪拉的愛情故事,羅伊與瑪拉在一次倫敦被德軍空襲中認識,後來羅伊從軍,瑪拉從報導中獲知,羅伊可能已戰死沙場,瑪拉傷心之餘,自暴自棄,淪為風塵女郎

沒想到羅伊沒死,回國後在車站看到瑪拉打扮得花枝招展,到處向返國軍人拋媚眼,羅伊不明究裡,很興奮的走向前與其相會。瑪拉覺得自己已是殘花敗柳,配不上羅伊,有天晚上失魂落魄走在滑鐵盧橋上,主動撞車自殺身亡。多年後,羅伊手握瑪拉送給他的定情吉祥物,獨自在滑鐵盧橋上黯然神傷。

台灣版的《莉莉瑪蓮》有如鄧麗君的《何日君再來》,鄧麗君充滿溫柔婉約的美妙歌聲,曾穿越鐵幕,深入中國城鄉各地,喚醒當時文革剛過後不久暮氣沉沉的中國軍民,讓他們知道世上最可貴的不是權力與鬥爭,而是親情、愛情與友情。

當年台灣很幸運,在民主人士努力下,讓國民黨轉型為民主政黨,即使他們很不甘願。可惜的是中國沒有把握機會也進行民主化改革,與台灣進行民主競爭,甚至走回頭路,與俄羅斯一樣,是世界的不幸。

這些充滿親情、愛情與友情的歌曲與電影,是人類文明的瑰寶,它們以動人的歌聲與偉大的愛情故事,跨越族群間的藩籬,觸動人類的良知與理性,戰勝人性的醜陋與虛偽,共同建立和諧的世界。

*作者為台大物理博士、文化大學教授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