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傳媒2022趨勢論壇《零碳新經濟》5/27同步線上直播
淨零碳排是當今國際共識,多國已開始研議相關計畫。三月底,國發會公布首份2050淨零碳排路徑,對台灣的減碳規劃有更全面的描述,但碳交易卻在路徑圖中缺席;幾乎在同一時間,台積電卻呼籲設置碳交易平台。
碳交易、碳費、碳稅是國際推行的減碳工具。台灣採取碳費先行模式,但早在1998年,政府就開始規劃碳交易,目前也有法規,但為何還沒實施?負責研究、推動碳交易制度的台綜院副院長李堅明,點出台灣碳交易的發展癥結。
1998年就開始研議,台灣碳交易為何還沒上路?
李堅明說明,政府從1998年開始研議碳交易,先是完成登錄平台、資訊管理平台等基礎設施,接著在2015年制定《溫室氣體減量及管理法》(簡稱溫管法),將碳交易的規則法制化。
碳交易牽涉cap(總量分配)與trade(交易)。溫管法參照巴黎協定,減量目標訂為2050年,溫室氣體排放量降到2005年的50%以下,而總量分配必須依此目標制定,由環保署當主責機關。
交易包含金流、稅務與會計,而會計規則的制定,涉及科目登錄與公允價值揭露兩大議題。台灣使用IFRS會計準則,但IFRS尚未明定碳交易的會計標準;另外,碳交易的價格會波動,持有、買賣碳權的公允價值要如何訂,也都還有討論空間。
在交易中,會計、稅務議題已超越環保署的職掌,需要由金管會處理。然而金管會過去在碳交易的議題上並未積極參與,造成碳交易的推遲。
2018年後,全球開始提倡淨零碳排,台灣也跟進,要在2050達到淨零碳排,比溫管法原先的目標更嚴格,未來也將修法,將淨零碳排納入。李堅明直言,在淨零碳排下,更凸顯碳交易的必要性。
淨零碳排發展,台灣已經輸在起跑點
李堅明解釋,淨零碳排(net zero emission)跟零碳排的意義不同。零碳排是完全不排碳,但企業、國家難以單獨做到零碳排,若減碳已達極限,就需要透過對外購買碳權,或是產生碳匯等方式「抵銷」碳排,達到淨零碳排的目標。在淨零碳排的賽道上,李堅明直言,台灣已經輸在兩個起跑點:
1. 碳排係數高:目前台灣1度電的碳排係數為502克,高於其他國家,這些係數都是成本,會影響供應鏈的全球競爭力。以韓國為例,韓國的碳排係數是416克,同樣使用100億度的電,台灣比韓國多86萬噸的碳排,再乘上每噸20美元的碳成本,成本就多了5億新台幣。李堅明提醒,20美元碳成本還只是低估,未來可能會漲到40、50美元,若是如此,台灣的負擔將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