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動與俄羅斯「戰略和解」、退出北約軍事一體化指揮體系、擺脫歐盟法規與官僚的控制、拒絕讓法國變成美國的被保護國、法國與德國有「無法協調的戰略分歧」。13日,巴黎,一場75分鐘的國際記者會充分說明了4月24日法國總統大選第二輪決選投票有多重要,說明了極右派候選人勒潘一旦當選的後果有多可怕。
勒潘(Marine Le Pen)的對手、現任總統馬克宏(Emmanuel Macron)指出,24日的投票不但要選出法國總統,而且是一場對歐洲命運的公投。此言不虛。
一場對歐洲命運的公投
法國總統選制採絕對多數,歷來都是兩輪決勝負。4月10日進行第一輪投票,馬克宏與勒潘各以27.85%、23.15%得票率出線,幾乎是上屆大選(2017年)第一輪的翻版,馬克宏的領先幅度甚至還翻了一倍有餘,而且極左派的梅蘭雄(Jean-Luc Mélenchon)只以1.2%的差距飲恨。然而分析家普遍認為,對於第三次參選總統的勒潘而言,今年是她距離愛麗榭宮(Palais de l’Élysée)最接近的一次。
2017年的第二輪決選,勒潘只拿到33.90%選票,慘敗給得票率66.10%的馬克宏。但是根據權威民調機構「法國輿情研究所(Ifop)」的最新調查,馬克宏的支持度目前僅以53.5%領先勒潘的46.5%,大選日翻盤的可能性不可輕忽。
極右派女魔頭洗形象,基本政策並未改變
勒潘從2017年慘敗之後力圖洗白「歐洲極右派女魔頭」的形象,本屆大選主打民生議題,法國選民顯然很買帳,但她狂熱民族主義、反移民、反伊斯蘭、反北約(NATO)、親俄羅斯(以及其他極右派政權)、質疑歐盟與歐元體制的基本政策並沒有改變。
法國人口6740萬,是北約的核心成員,是歐盟(英國已退出)唯一的核武國家、唯一的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拜昔年大舉殖民海外之賜,法國在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南美洲大陸都有領土;全世界超過50個國家以法語為主要語言,日常使用者多達2億3500萬人。法國,幾乎可形容為某種意義的「日不落帝國」。
值此俄羅斯發動二戰之後歐洲最大規模地面戰、入侵主權國家烏克蘭、犯下戰爭罪行、威脅使用核武、踐踏國際社會基本規範、顛覆歐洲安全秩序架構、考驗北約存在意義之際,法國大選翻盤等於歐洲前景變天,全球也將籠罩陰霾。
馬克宏,歐盟與北約最重要的「護法」
馬克宏是今日歐盟最重要的「護法」,德國前總理梅克爾(Angela Merkel)在位期間,M&M「姊弟」兩人合作無間,帶領歐盟安然渡過英國脫歐(Brexit)、川普(Donald Trump)破壞跨大西洋關係的危機。馬克宏如果順利連任,必然會積極與德國現任總理蕭爾茨(Olaf Scholz)聯手,進一步推動歐洲一體化(歐盟整合),讓這個4億5000萬人的經濟體發揮更顯著的地緣政治作用,成為美國與中國之外一個不可輕忽的中等強權(middle pow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