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快訊
20171031-SMG0035-快訊小紅條兒

一則傳到布哈拉的訊息,決定了他們的命運:《帝國的野心》選摘(2)

2022-05-03 05:10

? 人氣

布哈拉的堡壘,柯諾里和史多達特的遺體迄今還埋在廣場的某個地方。(黑體文化提供)

布哈拉的堡壘,柯諾里和史多達特的遺體迄今還埋在廣場的某個地方。(黑體文化提供)

柯諾里當時因為一些政府的官方事務,正在中亞四處旅行。他一直以來都夢想著,有朝一日要將希瓦、布哈拉、浩罕這三個彼此不合的圖厥斯坦汗國團結在一起,讓他們盡釋前嫌,並接受英國人的保護。他相信,這種安排不只能將基督教文明帶入這個野蠻的地區,還能讓該地區,和親英國的阿富汗一起成為北印度的屏障,以避免俄國人的入侵。如果能完全廢除突厥斯坦全境的奴隸制度,也能消除聖彼得堡介入該地區的藉口。從表面上看來,這似乎是個很吸引人的想法,而支持柯諾里的人也不在少數——尤其在倫敦,根本就很少有人真正了解中亞地區的政治。東印度公司監管部的成員,則對於他開放蒸汽船在奧克蘇斯河上航行的構想特別感興趣,因為如此一來,當地人便不只能接受基督教帶來的好處,也能在市集裡買到英國商品了。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然而,也有些人強烈反對柯諾里的這個偉大計劃;其中一位,便是亞歷山大・本恩斯爵士。從他自己和那些亞洲統治者交手的經驗來看,他不認為柯諾里能在這三個彼此不合的鄰國之間,促成任何形式的同盟關係。本恩斯問道,就算他真的成功了,「難道英國就要在距離自己國界好幾千公里遠的地方,為野蠻的遊牧民族提供保護嗎?」本恩斯堅稱,只有透過倫敦對聖彼得堡強力施壓,才能遏止俄羅斯在中亞的行動;光是透過幾個反覆無常、變化莫測的汗國之間脆弱的同盟關係,是不可能達到這個目的的。雖然本恩斯也是前進政策的支持者,但他其實不如許多人所想像的那樣鷹派,而且他也認為,光是英國出現在阿富汗這件事,就已經足夠「前進」了。

柯諾里並不是這麼容易就能被制止的人。他運用自己強大的說服力,漸漸地克服了所有的反對聲音。起初,總督奧克蘭勳爵對於讓他出發還有些遲疑,因為他認為,俄國人在前往希瓦路上遇到的挫敗,已經消除了俄羅斯人對該地區的立即威脅。循此他認為,對該地區進行不必要的涉入、或毫無必要地激起聖彼得堡做出報復性行動,都是沒有意義的。然而在來自倫敦、以及來自喀布爾的麥克諾滕的強大壓力之下,他最後還是同意了這場行動,但提出了一個重要的附帶條件。柯諾里必須要求這三個汗王,解決他們長久以來的分歧,並團結起來對抗俄羅斯人。他還得試著說服他們盡快廢除奴隸制度、引進其他人道主義的改革措施,藉此消除俄羅斯對他們發動進攻的一切藉口。但他絕不能答應他們英國人會提供保護,也不能承諾他們英國人會協助抵抗俄羅斯人。

他在一八四〇年的九月三日離開喀布爾,啟程前往希瓦;雖然他的任務內容已經大幅縮減,但他依然希望能夠改變中亞歷史的未來走向。他原本將會由亨利・羅林森陪同出發,但羅林森卻在最後一刻,因為阿富汗的其他地方有事需要他,因而未能陪同柯諾里前去;事後回看,羅林森可以說因此逃過了一劫。柯諾里前往希瓦的旅程一路平順,而且也受到了汗王的悉心接待,因為自從亞伯特和莎士比爾前來拜訪之後,他對英國人便非常尊敬。然而柯諾里提出的偉大計畫——一個自願聯合起來的中亞聯邦,以及全面性的社會改革,他卻不怎麼感興趣。汗王顯然不希望看到什麼聯盟,不論是和布哈拉或浩罕都一樣。此外,他似乎不再像之前那樣,害怕俄羅斯人會再次派出軍隊入侵他的汗國,因為他已經解放境內的奴隸了。失望的柯諾里,於是繼續前往浩罕,並在那裡受到了同樣熱心的接待。然而他依然未能引起浩罕汗王對於和鄰國結盟的興趣。不過這也難怪:當時的浩罕汗王,確實正準備要對布哈拉的埃米爾發動一場戰爭。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