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崗,有臺灣極東漁村的美名,迎接著臺灣本島每日清晨的第一道曙光,但在歷史的地圖上,它彷彿被遺忘在時空裡,與世隔絕,悄然無聲地消失在浪潮的喧囂聲中;唯一能看見它歲月刻痕的,是那一間間錯落不一卻屹立不搖的石頭厝。
石頭厝是先民適應環境,就地取材而成,住宅型態是由海岸砂岩打石,彼此換工互助而成的一自然聚落,見證著空間中聚落與人文歷史的形成。這是有形的文化。
無形的文化來自於「記憶」。
一篇篇記錄馬崗人物的故事,也是一封封來自於馬崗海洋的情書;是手札,也是回憶錄。與個人經驗為主線的回憶錄不同,這是以「空間」作為回憶錄的主角;最大的特色在於,它是在地居民複數記憶的對話與地景人文的重構。透過實地踏查、訪問,以真人真事為基礎而寫成的紀實小說。
文化保存除了有形的建築物,也應該包含一個「活」的聚落型態,它既能以動態的形式保存,也能以具有生命的面貌傳承。本書的四個章節:「乘風破浪」、「安身立命」、「回家」、「停泊」分別描繪了不同時代、不同緣分而匯聚在馬崗的模樣。
馬崗屬於第二類漁港,進行區域性的近海漁業,男女分工明確,出外討海人多為家中男性,或稱作漁郎、海男。海男的作業範圍,從港邊的九孔養殖,淺水類別的捕撈活動,到近海漁業等。「乘風破浪」中有與海搏命的漁郎,有抓龍蝦的潛水夫,幾乎每個漁郎都經歷過的海腳實習生階段,也有讓漁郎們休憩的柑仔店情報站。
馬崗的海蝕坪台是物種豐富的潮間帶,因應四季變化,潮間帶上有不同的產物與植被。「安身立命」中有海女的採集型態,海物仔的特殊烹飪方式等,以及畢生都待在岸上的女人們的叨絮日常。
離開家後,童年的記憶會就此烙印。「回家」中有馬崗出嫁的女兒與外出的遊子們,他們所行之地不同,但不約而同,都思念著家。對童年的尋覓與淡忘,在重述中再次深刻。
馬崗近年來因觀光發展,遊客蒞臨,也為一成不變的居住型態增添活力。「停泊」中有到此一遊的旅人,也有從此定居的新住民。此外,秋冬時節,馬崗為東北季風的迎風面,藻類滋生,馬崗的空軍溝是浮游磯釣的兵家必爭之地,特有的黑毛引來釣友一搏。釣客、過客,都成了馬崗的新記憶。
《曙光:來自極東祕境的手札》最想告訴你的是:
我們在這裡,從未離去。
寫下一封封手札,
寄給你,
也寄給曙光。
*作者曾獲文化部青年創作獎勵、國家文藝基金會創作補助、屏東縣作家作品集、吳濁流文藝獎、後生文學獎、教育部閩客語文學獎、中興湖文學獎等。本文為作者最新著作《曙光:來自極東祕境的手札》(三民書局)導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