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中國民主人士陳子明(1):三朝元老

2015-03-07 13:30

? 人氣

打成反革命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抗議的人群陳子明在第二排

團結起來到明天。1976年4月5日11時45分,抗議的人群,唱著《國際歌》,手挽著手,從人民大會堂遊行到天安門廣場東南角的小樓。陳子明在第二排,位於第一排左起第五人與第六人之間。

問:您何以會在1975年被定性為反革命?您對文革的懷疑,一開始也跟林彪事件有關,但後來怎麼會變成反革命?是通過地下討論、自己看書,還是有朋友或家庭背景的影響?

陳:都有,有個人經歷,也不斷看書思考。我比一般的同齡人覺悟早一年,我是1970年覺悟的,多數人是1971年。我是在陳伯達倒台時就覺悟了。我在1970年參加過阿巴嘎旗學習毛澤東思想的積極分子代表大會,那個大會上還有周恩來的侄女,我去講我對毛澤東階級鬥爭理論的理解。

我們下鄉後發現,幹活兒好的、玩命的都是牛鬼蛇神,都是地方的專政對象。有一些什麼貧下中農啊,大都好吃懶惰,不愛幹活兒。我對這個現象就很疑惑,因為按照傳統的階級理論,不應該是這個樣子的。貧下中農當時說:知識青年插隊,貧下中農沒事幹了。我們的勞動積極性和勞動技巧,都是跟地方的牧主、富牧學的。所以我就認為,階級鬥爭主要是「抓革命、促生產」的一個手段,並非牧主就一定是壞人。如果不抓階級鬥爭,在公有制社會裡,人都不幹活兒了。正因為這樣,毛澤東才人為製造出階級鬥爭的緊張風氣。

問:這是您1970年的想法?

陳:從1969年就開始有了。我1970年開大會時說,不要從表面上去理解階級鬥爭,因為階級鬥爭的最終目的是要促進生產。陳伯達講,抓革命最終還要落實在生產力上,還是要搞技術革命、電子革命等等,我認為這個說法是對的。結果陳伯達在1970年9月的廬山會議上,被打成了反黨分子,說是有個林(林彪)陳(陳伯達)反黨集團。

文革開始時我才14歲,但我對文革的全過程很瞭解。我當時經常到各大學去探查,因為停課鬧革命嘛,就沒事幹了,沒事幹了就去探查。報紙上曾號召長征,說串連會影響火車運輸,最好是步行長征。外地的長征我倒沒去,但我在北京市內長征,就是經常步行去八大院校轉一圈。我對文化大革命的全過程,裡頭的各種思潮,包括「新思潮」和「聯動」的思想都非常熟悉。

四五運動

81年北京玉淵潭,子明與《北京之春》的朋友們,站著左四是陳子明

問:您回顧四五運動時,曾說您和劉迪是那場運動中自由民主意識最強的人。當時真有那麼清楚嗎?

陳:印紅標寫過一本文革中的青年思潮,香港中文大學出的,他在寫書時也專門問過這個問題。他後來把胡平和我視為在文革最後期,就已經有了自由主義思想的青年人。我因為兩次抄家,有些原始材料都銷毀了,就跟他提了馬悲鳴。馬悲鳴是作家王小波的好朋友,他寫過一篇文章,回憶我的插隊時代,叫〈我的「插友」陳子明〉。他講,當我們(指他自己)都在講江青怎麼樣的時候,陳子明談論的是法的精神,是制度的問題。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