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經國總統在1988年1月13日病逝台北大直七海官邸,1月30日蔣經國的棺木暫厝桃園大溪陵寢,至今沒有安葬。蔣經國曾在生前所寫日記當中,表達他希望火葬的想法,也對台灣許多喪禮鋪張浪費,勞民傷財,感到不滿。蔣經國曾對友人透露他的日記內容,他死後不要排場,火化後,將骨灰灑到大海,不可舉行任何儀式,如有庸俗的排場,會讓他死後大大煩惱。
僅管蔣經國生前有如此想法,但他突然病逝後,不僅沒有火化,更沒有由家屬把骨灰灑到海上,政府還把大溪頭寮賓館改成他的陵寢。
蔣經國死後的1月14日,政府設靈堂於台北榮民總醫院懷遠堂,蔣經國的遺像前,有蔣中正遺孀宋美齡致送的十字架花圈。1月22日,移靈台北市圓山忠烈祠,供民眾瞻仰蔣經國遺容,1月30日,舉行大殮,奉厝桃園縣大溪頭寮賓館。
蔣經國在總統任內病逝,政府基於國葬禮儀,加上元首尊崇,沒有按照蔣經國生前的心願,簡約處理喪禮,也沒有將他火化,將骨灰灑入海中,不知蔣經國地下有知,會對凡世間的繁文縟節,有什麼樣的想法。
蔣經國生前會提到他自己的葬禮,是因為他的政敵毛人鳳病逝後,毛人鳳的喪禮非常張揚,在國府遷台臥薪嘗膽的時期,讓蔣經國非常的不高興。蔣經國才會在寫給友人的信中,嚴厲的批評毛人鳳的喪禮鋪張浪費,並且把自己對於喪禮的想法,對友人毫不保留的剖白。
在1956年12月11日病逝後,12月23日蔣經國寫信給友人李士英,由於李士英與蔣經國談到毛人鳳的喪禮,蔣經國表達同感,順便將他私人日記內容抄錄給李士英看。
蔣經國在日記提到,「人鳳兄之喪排場甚大,送喪行列長達數里,經過之處,交通斷絕,且有卡車數十輛,滿載武裝士兵護行,余頗不以為然,對此一布置,事前並無所知,如此作法定將使人鳳兄不安於九泉,對公對私皆有害而無益也,再看送喪者形形色色,而出於衷心之哀傷而來者,實無幾人,此種喪禮實庸俗不堪,一旦余如死去,絕不願有類似之排場,只要將余之屍體燒成為灰,由兒女散之於茫茫大海之中,絕不可舉行任何儀式,如此則死亦得其安矣。如死後為余做庸俗之排場,則死後亦將大大的煩惱一番,那真是生亦煩惱,死亦煩惱了。」
毛人鳳從大陸到台灣都是主管情報工作,但與同樣掌管對大陸情報業務的鄭介民不和,與蔣中正的嫡子蔣經國更是長期不和,毛人鳳與蔣經國在國府內部情報系統方面互爭主導權,兩人纏鬥到美國中央情報局都注意到這個情況。
美國中情局的解密檔案當中,在1951年10月6日有一份關於台灣軍方政治部與保密局權力鬥爭的機密報告。這份報告指出,蔣經國的政治部與毛人鳳的保密局,正在進行激烈的權力鬥爭。政治部是當時台灣最有權力的組織,因為政治部有最多的經費,以及許多來自戴笠組織、保密局、三青團、青年軍最有經驗的人,政治部在台灣的宣傳與情報工作很成功,但是在大陸的情報工作較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