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快訊
20171031-SMG0035-快訊小紅條兒

風傳媒趨勢論壇》廖俊智提三大零碳電力 工業用電和運輸是首要碳排大項

2022-05-28 09:20

? 人氣

20220527-中研院長廖俊智27日出席風傳媒「零碳新經濟」趨勢論壇。(顏麟宇攝)

20220527-中研院長廖俊智27日出席風傳媒「零碳新經濟」趨勢論壇。(顏麟宇攝)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全球有超過130個國家,宣示要在2050年達到淨零碳排(Net Zero),台灣的零碳能源的前景如何?

中研院長廖俊智於《風傳媒》所舉辦的「零碳新經濟」論壇中,以「台灣零碳科技的前景」為題,他認為,假如要在2050年達到淨零,現有科技沒辦法達成,須要結合新的科技,才是突破關鍵的瓶頸;此外,社會、經濟、治理和誘因及制度,亦需在很完善的治理框架下,才能達到此目標。

首先有四個科研決策原則,包括:(1)不能違反科學定律,例如質量不滅;(2)不能受限於現有工程技術;(3)要首重排碳大項;(4)要強調speed and scale,也就是希望很大規模很快速地達到布建。

如何選重點的排碳項目?廖俊智表示,從2019年總共排放2億8700萬噸,工業部門(含電力)約佔總排放量52%為最大宗,但這也是是影響GDP最大的部分。他認為,可透過製程改善與創新、鍋爐替代燃料、需求調整後減量、產業轉型與循環經濟商業模式以及使用零碳電力等來著手減碳。

另一重點項目是運輸,雖然僅占總排碳量12.6%,但影響人數最多,這方面需要尋找替代能源取代化石燃料。最後,以後所有能源都會變成汽電化,增加效率之外,可變成電以後再使用,效率會比燃油車高很多。

要達到2050年淨零,「零碳電力」變得至關重要。但零碳電力從哪裡來?廖俊智指出,包括太陽能、風能,這兩者目前已經被使用,另外還有去碳燃氫、地熱、海洋能等替代方案。其中,去碳燃氫會是最快可以被大量應用與實踐。

20220527-中研院長廖俊智27日出席風傳媒「零碳新經濟」趨勢論壇。(顏麟宇攝)
中研院長廖俊智27日出席風傳媒「零碳新經濟」趨勢論壇。(顏麟宇攝)

去碳燃氫 將為綠電加值

「假如我有一度綠電,怎樣使用它最減碳?」廖俊智說,有五種方式,像是直接使用綠電,取代排碳電力;電池儲能,再放電使用;綠電電解水製氫,再以氫發電;綠電電解水製氫,再以氫發熱,取代天然氣或煤燃燒發熱;綠電裂解天然氣製氫,再以氫發電等五種可能的用途。

廖俊智分析,假如有一度綠電,馬上使用是最有效率;再者,電池儲能也非常重要;電解水則是長時間的儲能,最後是今天我們要介紹的去碳燃氫技術。(延伸閱讀:「排碳大戶很有興趣!」專訪中研院長廖俊智,從一個小玻璃瓶,看台灣減碳技術創新

目前,中研院在去碳燃氫的成果已經達到30%的減碳效益,發電量減少20%。廖俊智解釋,產生出的碳,是一種「類石墨」,具有導電性和隔熱性,可當作工業建材,或用在填海造陸等,每一公噸約有1千元美元的價值。

因此,去碳燃氫有機會創造綠電加值效應。若以80%的裂解效率目標推估,一度(KWh)零碳電力未來可產生3.6度電,且有機會被列入國際認證的綠電,這也就是一種「綠電複利」。

喜歡這篇文章嗎?

周康玉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