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公布5月的通膨數字3.39%,是近10年最高數字;與此同時則是經濟走緩下修,下周要召開的央行理監事會大概會在升息與否之間為難,不過,在通膨尚未見頂前,央行恐怕選擇不多,升息壓力大增。
行政院主計總處本周公布5月的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已連續3個月突破3%,這個數字已高於央行2%的通膨警戒值;5月CPI年增率3.39%,較4月的3.38%又高了一點點,創下2012年9月以來的新高紀錄;即便是扣除波動大的能源與蔬果、只看核心CPI,上漲幅度也達2.60%,創下逾13年新高。
這波通膨是全球性的經濟反轉,從去年上半年初現,下半年加劇,而大部份官方都看走眼,認為通膨是短暫現象、很快就會緩和。結果是通膨步步上升、毫不回頭,美國聯準會、財長葉倫都看走眼,亡羊補牢就是聯準會的快速升息,及財政部的力主取消(或降低)對中國進口商品的加徵關稅。現在美國單月通膨最高已走到8.5%的40年來新高。
國內央行這次也有看走眼─或至少是輕忽;去年國內CPI年增率為1.96%,未超過2%關卡,看起來還好,但實際上去年的通膨幾乎是逐月上揚,下半年就都在2%以上,其中有2個月份超過2.8%。當時,官方的預測都認為今年就會走緩,實際情況則是今年以來通膨更飆,有3個月都超過3%,外食費漲了5.8%。
這波全球性通膨的原因相當複雜,不是單純的「需求過多」導致,某個角度而言,是把所有不利因素集合在一起、「一次爆發」─從減碳引發的「綠色通膨」、油氣能源價格高漲、到疫情打亂的供應鏈與船運大堵塞、晶片荒、各國生產三不五時就要被疫情中斷,其中又夾雜著中美貿易戰與科技戰為生產與供應鏈帶來的傷害,最後又來一個俄烏戰爭讓能源與食物價格飆漲更厲,而拜登去年上台後的擴張過頭的財政政策,也被認為扮演推波助瀾的角色。
對台灣而言,去年能把通膨壓住、保持在2%以內的有利因素已減少;例如較強勢的台幣匯率,可降低輸入性通膨的影響,但今年因美國要追趕已落後的升息進度,預料升息腳步會走得急又快、每次幅度變大─例如5月初的升息2碼,未來可望維持升息到年底,結果美元是看升走強,台幣走貶看弱,曾經在27元多的台幣已貶到29.5元左右。台幣貶值無疑會放大通膨效應。
再者,原先政府以關稅降低等措施,緩和國內通膨的衝擊,但降關稅的效益很快就過去,而且關稅不可能一降再降,對那些降到近零關稅的進口大宗物質,降稅已無效益可言。此外,政府讓公營事業吸收成本上漲的「凍漲政策」,帶來的成本會越來越高,例如天然氣凍漲對中油帶來的虧損,已不是以數百億元計,而是從千億元起跳,最終如政策無以為繼,衝擊會更大。
與此同時,台灣今年的經濟成長率也開始往下修下,官方最新的今年全年經濟成長率預測值,已跌破4%,而且預料仍會有繼續下修的空間,因此俄烏戰爭帶來的衝擊、中國疫情復發等,讓今年全球經濟成長數字持續下修。
也因此,對央行而言,下周理監事會升息與否,恐怕是已處於左右為難的處境─以通膨已飆上3.39%、而且全球通膨局勢尚未緩和、未來仍存在相當風險來看,升息是不二選擇;但以國際經濟下滑、國內又因疫情再次衝擊許多內需產業的情況看,顯然升息腳步該緩一緩。
顧增長還是壓通膨優先?聯準會明顯是選擇壓制通膨優先,台灣央行呢?央行是在升息或不升息間作選擇,還是只能在升息1碼或半碼間作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