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普京不會輕易放棄入侵烏克蘭,但這場戰爭毫無疑問損害了俄羅斯的大國地位。畢竟俄軍在戰場上表現欠佳,經濟制裁更讓俄羅斯遭受重創,因此部分華府人士認為,克里姆林宮對西方的威脅已大不如前。但華府智庫「新美國安全中心」的肯德爾(Andrea Kendall-Taylor)與柯夫曼(Michael Kofman)在《紐約時報》投書指出,雖然普京確實犯下戰略錯誤、導致軍事失敗,破壞了數十年來相對穩定的俄國經濟,但它仍有能力與意願繼續挑戰西方世界:俄羅斯可能衰落了,但還沒有出局。
肯德爾與柯夫曼指出,俄軍雖然在烏克蘭戰場損兵折將,並且失去大量裝甲部隊與裝備,但這可能都是表現。因為這些離譜的表現可能源於普京誤判烏克蘭只是「小菜一碟」,根本沒有為一場嚴肅的戰爭進行動員與備戰。在俄羅斯在頓巴斯重整進攻腳步之後,俄軍在東部戰場的表現隨即讓人改觀。 更重要的是,烏克蘭戰爭對俄羅斯的重要軍事能力影響甚微—包括潛艦、飛彈系統、電子戰、反衛星系統、以及各種各樣的核武,而非那些現代化的戰車與過時的俄國空軍—這些關鍵戰力幾乎沒有受到影響。
即便國際社會正在對俄羅斯實施經濟制裁,但肯德爾與柯夫曼認為要讓俄羅斯民眾感受到這些管制措施的影響,還要很長的一段時間。目前俄羅斯政府的錢箱仍是滿的,俄羅斯今年4月份的出口比起去年同期甚至成長超過60%。即便俄國經濟仍高度仰賴石油與天然氣的出口,但肯德爾與柯夫曼判斷俄羅斯終究會適應歐洲國家的制裁。況且俄軍無論如何都不會受到經濟制裁的嚴重影響,因為即便是經濟困難時期,克里姆林宮也總是將預算花在武器而非人民身上,因此普京首先削減的一定不會是軍事預算。
即便西方國家團結對抗俄羅斯,莫斯科在國際上也不像我們所想像的那樣孤立。包括印度和南非等許多具有地區重要性的國家與俄羅斯有著長期的聯繫,目前它們還不打算放棄這層關係。也有不少國家擔心經濟制裁將提高生活成本,成為國內的不穩定因素,因此拒絕選邊站。像是非洲國家就還沒有對俄羅斯實施任何制裁、中東則在進行避險操作,俄羅斯當然也能繼續依靠來自中國的支持。至於俄羅斯國內的反戰與異議人士早被逮捕、獨立媒體被迫關門,大部分俄國民眾甚至都支持這場戰爭,普京政權依舊穩如泰山。
肯德爾與柯夫曼認為,普京政權穩固反倒可能是件好事。因為要是普京認為自己的權力受到挑戰,他就更有可能訴諸非常規手段,包括網路攻擊、散播假消息、從事秘密行動、甚至是動用核武。如果北約選擇跟俄羅斯對抗,普京除了核升級恐怕別無選擇。肯德爾與柯夫曼指出,俄羅斯的國力過去多次經歷停滯、衰退與復甦的循環,因此對於當前局勢應盡量避免流於自滿。正如歷史學家史蒂芬‧考特金(Stephen Kotkin)所指出的,俄羅斯具有非凡的歷史重建能力,西方國家在冷戰後與俄羅斯的大國競爭若有機會短暫喘息,往往也都是「歷史上的一眨眼」—俄羅斯一直都會是西方的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