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北約)重拾冷戰集體防禦俄羅斯的創始使命,卯起來解決侵略導致的地緣政治動盪。本周,在西班牙首都馬德里舉行的北約峰會展示了西方的團結,領導人接力重申仍將全力打擊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的行動。
普京(Vladimir Putin)乍看全盤皆輸:烏克蘭加強「脫俄入歐」決心,獲得歐盟候選國身份。北約(NATO)重振並加強東翼和北翼防禦,瑞典和芬蘭的強大軍隊申請加入該軍事聯盟。俄羅斯則被全球孤立,失去歐洲能源市場和獲得西方技術的機會。
但是專家憂心,北約接下來將面臨戰爭外部效果和艱難前景。隨著血腥戰爭持續到炎夏,數以萬計平民喪生於砲火之中,北約的既定戰略將有許多失敗的可能。
《華盛頓郵報》(Washington Post)專欄作家伊格納西斯(David Ignatius)指出,北約需要提防「戰場輸送武器過慢或不足」、「烏克蘭疲勞」、「不明智的挑釁俄羅斯」。伊格納西斯近一步提到,美國汽油價格居高不下,歐洲天然氣供應不足,民怨肯定增加,選民屆時將要求政府先把預算花在國內的刀口上,而成員國內部的政治動盪,將連帶損害北約整體團結。
美國智庫「外交關係協會」(CFR)高級研究員、喬治城大學(Georgetown University)國際事務教授庫普昌(Charles A. Kupchan)在《外交事務》(Foreign Affairs)撰文提出類似見解,並建議北約成員應注意防止戰爭經濟影響內部政治和民主安全。
「是的,西方必須支持烏克蘭、懲罰俄羅斯的擴張主義,並防禦進一步侵略。但它也需要權衡上述優先事項與防範民粹主義者在大西洋兩岸掌權的必要性。」庫普昌寫道,北約必須開始在烏克蘭實現停火和外交收尾,否則歐美之間的不團結和本土自由民主受到的威脅,可能比普京帶來的風險更大。
北約戰略有可能在哪裡失敗?
戰場武器不夠
北約面臨的最大挑戰正是戰場。伊格納西斯指出,根據美國和英國情報預測,在頓巴斯消耗戰前線,烏克蘭人必須能夠熟悉操作盟友支援的長程打擊火力,包括戰車、榴彈砲、自走砲與多管火箭系統(MLRS)等重兵器,才能擋住俄羅斯強大的猛攻。但如果武器輸送緩慢或不足呢?有消息稱,北約確實有些武器的交付很慢,目前戰場上的武器數量遠少於烏克蘭所要求的。
例如,本次被視為抗俄利器的彈簧刀無人機(AeroVironment Switchblade),它飛行時間為15至40分鐘,可以攻擊俄羅斯戰車、船艦等目標。據消息人士透露,烏克蘭要求每個型號的彈簧刀無人機都增派數千架過來,但美國沒有回應;拜登政府早在3月就宣布計劃向烏克蘭輸送400架小號無人機,五角大廈卻只交付了10架大號無人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