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宗洸觀點:不缺電,何必降壓降頻供電?

2018-05-25 06:50

? 人氣

「面對用電量持續上升的缺電現實,僅進行所謂的系統設備更新解決不了問題,避免饋線負載過大並且停止經常性的降壓降頻才是根本之道⋯⋯」(資料照)

「面對用電量持續上升的缺電現實,僅進行所謂的系統設備更新解決不了問題,避免饋線負載過大並且停止經常性的降壓降頻才是根本之道⋯⋯」(資料照)

拙作《饋線跳脫停電 缺電現在進行式》在《聯合報》民意論壇刊出後,獲得一些迴響,媒體朋友來電詢問細節的不在少數。廿三日經濟部回應此一議題時,始終堅持跳電無關缺電,主因是設備系統老舊,已要求台電公司提出更新計畫,並認為供電燈號雖然顯示代表「供電警戒」的橘燈,但目前沒有缺電的問題。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台灣地區到底有沒有缺電?經濟部其實只要回答一個關鍵問題就好,「如果不缺電,為什麼要降壓降頻供電?」這種犧牲供電品質的作法,傷害到的不只是用戶端的所有用電設備,供給端的變電設施一樣會受到影響。

其次,談到饋線跳脫的肇因,不管是經濟部回應的設備老化,或是台電回應的負載太大導致溫度過高,都是可能的因素沒錯。但令人不解的是,設備老化為什麼今年「剛好」特別嚴重?台電這麼大型的國營事業,難道都沒有訂出系統設備定期更新汰換的計畫?筆者反而比較能接受台電的說法,一旦饋線的負載過高,即有可能造成系統出現高溫,近而導致饋線設備故障跳脫。

不過,這樣的說法其實反而凸顯了兩個問題,一是用戶端的用電需求明顯較以往增加了,但台電並沒有及早做出增加饋線系統的因應措施,只能硬著頭皮讓既有系統承擔越來越高的供電負載;二是因總供電量不足,因而必須在尖峰時間降壓運轉,以滿足用戶端即時的大量需求,用電尖峰過後再恢復額定電壓,於是只要天氣炎熱電壓不斷切換的情況便會發生。

針對第一個問題,台電為什麼沒有增加饋線系統來滿足用電量上升的需求?事實上,台電方面是早有規劃的,但是因為「鄰避效應」的影響,每每地點一選定,地方民眾便出面抗爭,是以新建變壓饋線系統的腳步始終快不起來。於是儘管用戶端的用電需求不斷增加,還是只能讓舊有的系統繼續挑起重擔硬撐,犧牲掉供電品質。話說回來,就算台電如願新建了變壓饋線系統,總供電量還是得要跟著提高,否則光有系統也供不出電。

面對第二個問題,任何人都知道正解應是提高供電總量,台電當然也非常清楚這個正確答案。但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在供電不足的現實下,分區限電又不被允許,只好走上降壓運轉的險途。常識告訴我們,任何電器設備或供電系統若經常處於電壓更換的狀況下,故障的機率便會大增,否則台電也不會在廿二日建議「科技業可投資穩壓設備」。

近半個月,各地區發生跳電的頻率都較往年高,多數人把焦點放在雙北地區,但事實上跳電事件已經遍佈全台各地。面對用電量持續上升的缺電現實,僅進行所謂的系統設備更新解決不了問題,避免饋線負載過大並且停止經常性的降壓降頻才是根本之道,經濟部不妨從及時修訂能源供給的政策方向做起。

*作者為國立清華大學工程與系統科學系教授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