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黨立委邀請總統赴立法院國是報告,未必是惡意,這本是憲法增修條文明定可為之的事項,過去朝野輪替也曾多次有此意見,偏偏朝野各懷心思,不想多添總統光采者有之,想質詢添自己的光采者有之,不論如何,在國家「有難」之時,總統的「國是報告」,肯定比「臉書直播」更具意義,當然也更有團結國人的用意,唯一担心只有一個:總統拿不出說法遑論辦法,人心不能因此團結反而更沮喪。
大陸位階高於外交政策,錢復早有提醒
最近才率「台北論壇」訪問中國大陸的前外交部長錢復,早在一九九二年國民黨大陸指導小組會議上提出「大陸政策位階應該高於外交政策」,當年的背景是「國統綱領」訂定,他視之為維護國家安全的最重要文件;一九九五年李登輝訪問母校康乃爾前,他在外交部記者會上再次公開提出,他的立論是外交上做好了做錯了,「差不多,沒有太嚴重的後果。」兩岸政策不然,一步錯則生靈塗炭,換言之,改善對外關係的前提是改善兩岸關係。這也是他反對李登輝訪美之由,「這是他(李登輝)個人的事,去不成沒什麼關係,去了則傷害對美與大陸的關係。」
無可諱言,李登輝康乃爾之行不盡然是李前總統個人之事,當年人心士氣之振奮無可置疑,但台美關係是受到影響,「事後美國把我們當作拒絕往來戶,駐美代表要見高層的人都見不到,所有官方的管道都斷了」,至於兩岸關係傷害就更大,緊接著就有台海飛彈危機,原訂在上海舉行的二次辜汪會談也取消,兩岸海基海協兩會直到二00八年才恢復會談,這一隔就是十三年!
回溯這二十多年,不論是兩岸關係或是對外關係,台灣處境就是在起伏動盪中打轉,李扁退三步,馬政府進兩步,蔡政府又被打回原形,甚至因為國際與兩岸形勢的變化,蔡政府的處境遠比李扁時代更險峻,面對崛起已成事實的中國,蔡英文(台灣)既沒有李登輝玩金援外交的本錢,也沒有陳水扁搞烽火外交的本事,蔡英文還能做什麼?
團結先除心魔,升高兩岸對抗不能成為找自己人的碴
蔡英文在這次斷交談話裡,不再像前三次中華民國與台灣,中國與大陸或北京當局交錯運用,講話中,中華民國與大陸俱「消滅於無形」,只剩下台灣與中國,這是不是升高「符碼對抗」的徵兆?而升高對抗僅止於斷交講話稿之言詞表述?還是將化為政策?比方說,陸委會旋即宣布將嚴審大陸官方人士來台;在此之前,已經有科技部要求公私立大學專任教師皆不可赴中任教和參與任何國家計畫,調查局關切高中生申請中國高校等舉措,當然,還有阻撓台北與上海的雙城論壇,乃至駁回國民黨高層出席海峽論壇的申請…。
從這些舉措來看,不能不遺憾的說,這些都不是對中國的「不再忍讓」,而是對台灣民眾的「沒事找碴」,蔡政府找不了對岸的碴,只好找自己人民的晦氣,這與蔡英文聲稱「中國這一連串對我國的外交打壓,充分顯露出中國的不安與缺乏自信」,剛好相反,不安與缺乏自信的正是蔡政府。
至於「中華民國多斷一國,台灣獨立建國就往前一步」,甚或制憲正名時機已經到來的「精神勝利法」,就更不足為訓。拿公投、制憲、正名翻來覆去的本事,陳水扁已至爐火純青,蔡政府再折騰也折騰不過陳水扁,一步錯則生靈塗炭的風險不可輕忽。
身為國家元首,理當是國家團結的象徵,兩岸與外交是國家事體,不是政黨(鬥爭)事務,斷交是國家的遺憾,在呼籲團結的同時,蔡總統該回魂想想「團結」的真義是什麼?敵人,其實只在你心裡,心魔不除,如何聚攏國人莊敬自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