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安全峰會(又稱香格里拉對話)6月1日至3日在新加坡舉行,印度總理莫迪1日將首度在會中發表主題演說,闡述印度在印太區域的和平安全策略。會前他與新加坡總理李顯龍見面時表示,南海情勢日益緊張,爭端各國應建立一個「公開、公平和透明」的海洋協議,讓這個「國際水域」更加安全。莫迪為首位受邀參加香格里拉對話的印度總理,《外交政策》分析,這反映了印度在亞太區的重要性日益提升,在美國總統川普退出《跨太平洋夥伴協定》後,東亞各國也在期盼印度挺身而出,成為制衡中國崛起的重要角色。
由英國倫敦國際戰略研究中心(IISS)舉辦的亞洲安全峰會(又稱香格里拉對話,The Shangri-La Dialogue)為亞洲最重要的安全峰會,各國在會中針對小型武器擴散、區域安全架構和人道救援等議題進行交流。香格里拉會議網站指出,今年峰會創下史上最多部長級以上官員代表出席的紀錄,共有超過50個國家和地區的國防部長及官員參加,美國國防部長馬提斯(Jim Mattis)亦受邀出席。
川普退出TPP 印度成為美國亞洲盟友重要依靠
《外交政策》雜誌(Foreign Policy)分析,川普(Donald Trump)退出《跨太平洋夥伴協定》(TPP)談判,加上中國近來動作不斷,加強南海島礁的軍事化行動和軍事演習,造成亞洲區政治和經濟環境的不確定。美國在亞太區域的安全盟友希望印度能成為穩定的區域領導者,因此為莫迪(Narendra Modi)帶來機會。
文章指出,自李光耀時代開始,新加坡就一直希望印度成為亞太區域的「戰略制衡者」,莫迪在2014年11月緬甸東亞峰會中提出「東進策略」(Act East)取代1990年代的「東望策略」(Look East),並積極展現對亞太區域的企圖心。不只新加坡,亞洲許多國家都希望莫迪能提出堅定且持續的承諾,成為亞洲區的主導力量。
面對中國的崛起,印度積極拓展與區域夥伴的安全聯盟,今年5月21日印度與越南在峴港市舉行為期5天的海上聯合軍演;接著5月30日又與印尼簽署15項協議,宣布將在印度洋投資、建設沙璜(Sabang)深水港和自由貿易區。此外,印度也計畫今年內要與日本舉行陸軍和陸上自衛隊聯合反恐訓練。
軍事能力不足 印度成為亞太領導者仍面臨種種挑戰
擁有極大潛力的印度卻一直無法提出更大膽、更宏觀的區域策略,加上國防軍事能力不足又缺乏區域經濟整合,成為其晉身區域領導者的挑戰。舉例而言,印度2018年的國防支出僅有不到國內生產毛額(GDP)的1.5%,印度的戰鬥機、基本步兵作戰裝備甚至彈藥等主要武器系統都嚴重短缺。相較之下,中國大膽投資其國防軍武,國防開支約占其國內生產毛額2%,而其經濟在2016年幾乎是印度的5倍。印度作為全球發展最快的大型經濟體,得先簡化其軍武採購流程,改善內部協調,才能有效提升其防衛能力。
《外交政策》建議,印度不需要對美國的不可預測感到焦慮,相反的,莫迪應該利用美國來改善印度本身的防務能力,同時也提醒美國,提升印度軍事能力符合美國的利益。此外,印度也應該持續與區域國家,澳洲、南韓、新加坡和馬來西亞等建立更密切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