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中上階級對英語教育的需求愈來愈受重視,國中小教育階段的主管機關地方政府也必須有些作為,將原先國中階段才要學習的英語,提前從國小開始,這也讓中央在2001年將英語納入國小高年級正式課程,展現政府透過公校來縮短貧富與城鄉差距,實現「教育機會均等」的理想,讓學習英語不再是有能力負擔的家庭才得以優養,而是每個家庭、每個台灣的幼苗都得以享有的資源。(註3)
然而,常有在國內英語考試成績不錯,一旦面對外國人,或是出國卻難以用英語流利對答的現象,如何能「學以致用」培養全面的聽說讀寫能力,成為英語教育急需追趕的目標。語言學習最有效果的方式在於營造「浸潤式」的情境,於是硬體方面,地方政府編列預算、學校打造情境教室;而最為至要的軟體,理想上要增加與母語為英語的外籍人士對談練習的機會(註4)。但現實層面是,台灣的薪水跟英美國家相比,著實是低了一階,台灣也不是世界大國,因此要請到外籍人士願意來台灣就業,甚至只來交換個一年,數量並不多,在公立國中學校能有外師駐校,向來是罕如鳳毛麟角(註5)。
國際化潮流持續湧進,影響著教育現場,到了2010年前後,有些學校嘗試雙語實驗性質的課程,新北還有一種集中性質的學院,以營隊方式讓學生體驗外師全英語教學,有以駐校外師上課的學校漸漸增加。直到2020年,教育部宣佈從之前約聘80多名外籍教師,預備持續擴充到300名(註6),預計要大為擴充外師的名額。外師名額會有如此大幅度的增加,推進一把的關鍵為總統蔡英文第二任任期所喊出的雙語政策——為了打造台灣成為國際上的高科技的供應鏈、成為亞太的金融中心,需要大量跨出島內、參與國際貿易的人才,特別編列了百億的預算推動雙語的學習,在此政策的積極推動之下,邀請到台的外師多了起來。不僅是中央積極推動,這把外師駐校之火同時燒到地方政府,外師駐校的比例也成為媒體用來鞭策地方首長的政績,如新北也有自請外師,從中央到地方都盡量提供外師資源,希望校內擁有駐校外師,推動雙語課程。
而本校教務葉主任看到了學術交流基金會的協同英語教學計畫可提供學校美籍英語協同教學助理,而且無須負擔任何的經費,於是寫了本校的計畫、剪了介紹影片,找了英語教師P協助翻譯,申請居然通過了!經過了媒合後,外師K成為本校今年的駐校外師,跟全國其他縣市多所偏鄉學校一起,讓我們如此普通的公立學校,與民間的美語補習班或可砸大錢聘外師的私校並駕齊驅,一樣享有外籍人士教導英語的教學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