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春山觀點:裴洛西給「拜習通話」的考驗

2022-08-02 07:00

? 人氣

美國聯邦眾議院議長裴洛西竟成了美中關係的「考驗」。(美聯社)

美國聯邦眾議院議長裴洛西竟成了美中關係的「考驗」。(美聯社)

「千呼萬喚始出來」。美國總統拜登與中共國家主席習近平7月28日的通話,是拜登上任以來的第5次,也是其中最重要的一次。

這次拜習通話長達2小時多,內容相當廣泛,包括俄烏戰爭、經貿及台灣問題,也觸及氣候變遷、衛生安全與反毒等雙方可以合作的領域。雖然雙方對重要分歧沒有交集,但我認為其中最值得注意的是,拜習兩人在電話中就維持和深化中美溝通渠道達成了共識。根據白宮的說法,拜登希望美中建立「護欄」,確保一旦雙方在民主議題存在嚴重分歧,或在地緣政治競爭日益激烈時,仍可避免公開衝突。

美國智庫布魯金斯學會(Brookings Institution)學者李侃如(Kenneth Lieberthal)與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院長王緝思,早就提出「中美戰略互疑」(China-U.S. Strategic Distrust)的說法。從川普到拜登,中美互不信任變本加厲,雙方隨時都有出現「戰略互撞」的可能性。

在中共眼裡,「台灣問題」是衝撞中美「護欄」最大的石塊。習近平在通話中說「民意不可違,玩火必自焚」,代表他對這個議題的重視程度。美國聯邦眾議院議長裴洛西計劃訪台一事,引發中共的「文攻武嚇」,就是因為它已觸動中美關係這根最敏感的神經。

對於北京可能做出的反應,《紐約時報中文網》引述華府喬治城大學亞洲問題專家格林(Michael J.Green)的話說,他不認為習近平想製造麻煩,但習需要證明自己能在中共「20大」之前迫使美國退讓,因為他沒有靈活變通的餘地。

習近平現在必須解決的是,新冠肺炎疫情對經濟成長產生的不利影響。習有一段很長的時間留在國內處理上述的內政問題;在外交上,習基本上是保持「韜光養晦」,期待「20大」後才「積極有所作為」。裴洛西訪台事件,確實打亂了他「穩定壓倒一切」的布局。

拜登的處境也是進退維谷,他瞭解裴洛西訪台對美中關係可能造成的衝擊,但在美國三權分立的體制下,他對於國會議員的外訪,沒有置喙的餘地。尤其處在美國社會的「反中」氛圍下,拜登面對中共,也沒有多少讓步的空間。美國輿論和學者專家對裴洛西訪台,出現兩極化的反應,贊成和反對意見聽起來都「言之成理」。但越來越接近裴洛西啟程的時刻,美國主流媒體對她訪台的看法,逐漸趨於保守,認為她訪台的時機不對。

共和黨則似「檢到槍」,明示拜登不得在中共壓力下屈服。美國眾議院外委會共和黨領袖麥考爾(Michael McCaul)證實,他曾應邀隨裴洛西出訪,但聲稱因行程撞期無法受邀。與此同時,麥考爾也提醒裴洛西,若她此行造成反彈或導致情勢升級,應留意軍方的意見。麥考爾的說法意味著,一旦情勢發展嚴重到難以收拾的地步,共和黨已在事前撇清責任,顯然不願為裴洛西訪台計劃「背書」。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