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月本人應邀參加由馬英九基金會及江宜樺院長創立之長風基本會共同舉辦之「淨零排放與能源政策/2022民間能源會議」。
由該會議題目即知本次能源政策會議之重點在於檢討蔡政府2050年淨零排放的目標是否可以達成。由全天六場演講可知如果台灣仍然死守非核家園政策,2050年淨零排放必將跳票。
個人參與最後一場次的「圓桌論壇」,並發表了十分鐘講話。本人開場白即指出藍營能源政策討論集中於核能乃藍營之盲點,核能固然重要,但僅是能源的一環,不宜見樹不見林,忽略了台灣能源政策有根本性的大問題。2050年淨零排放即為一嚴重迷思。
蔡政府堅持反核,2050年浄零排放目標固然達不到。但即使恢復核能,此一目標就可以達成嗎?即使目前三座核電廠的六部機組全部延役並將之取代碳排最大的燃煤機組,每年可減碳約3千萬噸,問題是台灣每年碳排接近3億噸,恢復核能可以減少約10%的碳排,其他90%碳排有可能在2050年歸零嗎?
2050年浄零排放不只是台灣的迷思,也是全球的迷思。許多人將2050年淨零排放喊得震天價響,但如果問2050年浄零排放,2100年全球溫升多少?很多人答不出來,多數人答案為攝氏2度,因為此為2015年巴黎協議的目標。真的如此嗎?
下圖為聯合國IPCC在2021年出版的AR6(第六次評估報告)中最重要的一張圖。
該圖為各種不同溫室氣體在不同情境下未來一世紀的排放。左側最大的圖即為最重要的二氧化碳在五種不同情境下由目前至2100年之碳排。其中最下方為SP1-1.9碳排將於2050年歸零,這正是目前包括台灣及全球許多國家的碳排目標。在本情境下,2100年全球溫升攝氏1.5度。
下方第二條SP1-2.6之碳排將於2075年歸零,2100年之全球溫升為攝氏1.8度。圖中SP2-4.5之碳排在本世紀不會歸零,在該情境下2100年之全球球溫升為攝氏2.7度。該圖顯示之五種情境都沒有2100年溫升攝氏2度的情境。
依計算,若碳排在今天達標,並依線性降低至2100年歸零,2100年之全球溫升約為攝氏2度。
上圖為耶魯大學教授,2018年諾貝爾經濟獎得主,有氣候經濟學之父之稱的諾爾豪斯(Nordhaus )教授在2015年COP26巴黎會議後之評論。諾氏說以攝氏2度為2100年溫升目標不可能達成。試想若以2100年溫升2度為目標,碳排將於2100年歸零都不可能達成,目前全球以2050年碳排歸零為目標豈非癡人說夢,天方夜譚?
其實應以溫升幾度作為減碳目標要依循成本效益分析(Cost Benefit Analysis)。當然溫升太高會造成經濟損失,但減碳措施也是極為昂貴,究竟平衡點何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