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網路世界正在熱烈討論一個關鍵主題:如何一秒激怒台灣人?
據報導,許多鄉民紛紛在PTT討論版上留言,其中最多人覺得,會被激怒的話,是被別人稱作「中國人」。另有網友留言說,「中國人」、「中國台灣」、「大陸」、「內地」都是很敏感的詞彙;也有網友認為,聽到「兩岸一家親」、「大家都是中國人」,或是被中國人嘲諷「灣灣」、「台巴子」都會讓人一秒生氣。不過多數的意見,還是認為被稱為「中國人」是最讓人不開心的。
台灣人為何不喜歡被稱為「中國人」?
師大教授范世平對這件事的看法更有意思,他在FB上PO文說:
「值得慶幸的是,中國絕對不會討論這個議題的;即便討論,除了痛罵,還是痛罵。如果中國真的認真而理性的討論這個議題,才是台灣該擔心的。」
這無關台灣全民民調,只是網路年輕鄉民們自嗨的一場文字遊戲。若是有好事者將這問題放大到全台灣去徵詢,可能又會演成藍綠大激鬥,尤其是天龍國境內的雙北市。
而且這問題還可以衍伸為複數組合的詢問,比如:如何一秒激怒中國人?如何一秒激怒香港人?如何一秒激怒韓國人?如何一秒激怒日本人?......等等。
其實該問題的核心價值乃在於「價值認同」:不喜歡被稱為「中國人」的台灣人,其價值認同是什麼?另外的,以身為「中國人」為榮為傲的人,除了血緣延續所想像的自證性「民族自尊」之外,又會是認同何樣的「價值觀」?
因為被稱為「中國人」而會在一秒鐘就被激怒的台灣人,就跟被稱為「日本人」而會在一秒鐘就被激怒的韓國人一樣,都因為對於被稱呼的那個國度有高度厭惡感覺乃至仇恨情緒。而,很值得疑問的是:台灣人跟中國人有過仇恨的歷史積累嗎?
台灣人無端被捲進到國共仇恨對立框架內
在歷史上,日本終戰後,台灣就莫名其妙被框進國民黨的殖民統治下。緊接著就轉進到冷戰局勢下的「漢賊不兩立」的一邊一國對立型態。台灣人既無權決定自己命運,絕大多數人也都無機會去跟中共政權產生任何淵源。照理講,雙方既談不上什麼接觸機會,也應該找不到彼此忌恨的因果關係。
對照來看,你死我活的國共內戰,從1927年開打延續到1949年國民黨軍隊被驅趕到台灣為止,據一份中共官方資料顯示:消滅國民黨軍隊807萬人,加上解放軍死亡人數,估計有1500萬人死於國共內戰。這麼龐大的死亡人數,算不算是國共兩黨的不共戴天之仇?
1949年1月21日,面對軍事與經濟上的失利,在南京的蔣介石宣布引退,由副總統李宗仁出任「代總統」(這「代」字可是藏有玄機的)。李宗仁代任後,有意與中國共產黨和談停戰(隔江分治)。中國共產黨即宣布了內戰戰犯名單,蔣介石列名榜首,中共並宣告這些戰爭罪犯「國人皆曰可殺」。也就是以蔣介石為首的一干國民黨高官政要均在共產黨追殺問吊之罪不可赦者。則,這又算不算是國共兩黨的不共戴天之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