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點亮了無數蠟燭」曾經照料瀕死的少女安妮、致力傳承歷史教訓,納粹大屠殺倖存者95歲高齡辭世

2018-06-10 09:10

? 人氣

逃過空襲與死亡集中營的魔掌,納粹大屠殺倖存者吉娜.特爾格於7日病逝,享壽95歲。她在二戰末期重獲自由後,和當初解放集中營的英軍結為連理,兩人的愛情故事也傳為佳話。逃過納粹的死亡陰影,做為殘酷歷史的見證者,吉娜用後半生的時間投身教育,對一代代的學童講述她的經歷,避免這段過去埋沒在時間的塵煙中。她是這麼說的:「永遠不要忘記,不要讓它再次發生。」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吉娜(Gena Turgel)在1923年出生於波蘭第二大城克拉科夫(Kraków),距離惡名昭彰的奧斯威辛(Auschwitz)集中營只有60公里。納粹在吉娜16歲時開始轟炸她的家鄉,她和母親及兄弟姊妹隨後被迫搬到當地的猶太人隔離區(ghetto),接著是奧斯威辛,最終吉娜和母親隨著「死亡行軍」移轉到位於德國西北部的伯根─貝爾森(Bergen-Belsen)集中營,過程中兄弟姊妹不是被射殺,就是從此失散、再也沒有見過彼此。

吉娜在伯根─貝爾森內的醫院工作,她如此描述初到集中營的景象:「遍地都是屍體,不只是一、兩具,而是在庭院裡堆滿了兩座山那麼高。」也是在那裡,吉娜遇見了寫下名著《安妮日記》的猶太女孩安妮.法蘭克(Anne Frank),並幫忙照顧染上斑疹傷寒的安妮,「我們當時不知道她那麼特別,但安妮是個可愛的女孩」,吉娜說道,「她的臉龐因為病情燒紅著、神情恍惚,我用冷水沖洗她。」1945年3月9日,15歲的安妮死於集中營內。

後人在伯根-貝爾森(Bergen-Belsen)為安妮興建的紀念碑。(Arne List@Wikipedia/CC BY-SA 3.0)
後人在伯根-貝爾森(Bergen-Belsen)為安妮興建的紀念碑。(Arne List@Wikipedia/CC BY-SA 3.0)

「貝爾森的新娘」

1945年伯根-貝爾森集中營內重獲自由的女性。(維基百科公有領域)
1945年伯根-貝爾森集中營內重獲自由的女性。(維基百科公有領域)

數星期後德國投降,集中營於4月15日被英國第十一裝甲師(11th Armoured Division)解放,熬過了集中營歲月的吉娜,也在這時候遇到了人生伴侶諾曼(Norman Turgel)—諾曼是參與解放集中營的英軍一員。兩人曾在1995年接受英國《獨立報》(The Independent)訪問,提到他們初次見面時,當時22歲的吉娜衣衫襤褸,且仍處於半饑餓狀態,但諾曼說他馬上就知道兩人的相遇是命中注定,「當我第一眼見到她就知道:『這是我要娶的女孩』。」數天後諾曼向吉娜求婚,而她也答應了。

兩人一起回到英國,在6個月後結婚,吉娜的婚紗由降落傘製成,後來由倫敦的帝國戰爭博物館(Imperial War Museums)典藏。這樁婚事在當時登上媒體頭條,吉娜也被稱為「貝爾森的新娘」(The Bride of Belsen)。兩人婚後育有3個孩子,英國獨立電視台(ITV)在一篇報導中曾這麼形容:「他們的愛情故事在大屠殺的恐怖片中誕生。」

一道閃耀光芒熄滅了,但永遠不會被取代

走過死亡的幽谷,吉娜努力保持樂觀與開朗,但傷痛仍如影隨形:「有時我必須捏捏自己來確定我還活著,當我想起所有受過的苦,不禁要自問:『我真的活下來了嗎?』」她在1987年出版回憶錄「《我點燃一支蠟燭》」(I Light A Candle),多年來也持續走入校園,和孩子們分享她的經歷,留下歷史的第一手證詞。

納粹大屠殺教育基金會(Holocaust Educational Trust)執行長波洛克(Karen Pollock)告訴英國《衛報》,吉娜是最美麗、優雅自若的女士,「她的故事讓人不忍聽聞,對吉娜本人而言也難以訴說,但沒有一個聽過她故事的人能忘掉這一切。」

英國猶太教前首席拉比(rabbi)薩克斯(Jonathan Sacks)則如此讚揚吉娜:「她在人們心中點燃了無數支蠟燭,為這世界帶來光亮。」

喜歡這篇文章嗎?

鍾巧庭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