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進黨過去最愛講「國民黨不倒、台灣不會好」,這句簡單、有力、充滿想像的口號,在2年多以前確實發揚很大火力,打得國民黨趴在地上,頭抬都抬不起來。當時大約誰也說不上來,到底國民黨倒了之後,台灣得那些部分會比較好?
如果真要舉出當時的時空之下可能會比較好的區塊,大概就是在民進黨對「服貿、貨貿」誇張描述為是國民黨的賣台政策,鼓動「太陽花學運」時的反黑箱所附帶的強調「台灣主體性」。彷彿國民黨一倒,台灣的主體性就得以伸張,就得以擺脫對岸大陸的控制,就能夠免於被國民黨賣掉的命運,然後,台灣就成了流滿牛奶與蜜的「迦南地」。
因此,當2016年5月20日民進黨重返總統府,兼以掌握立法院三分之二壓倒性席次後,對於投票將蔡英文送進總統府的支持者而言,「國民黨不倒、台灣會更好」似乎就實現了!
但民進黨執政已兩年,這兩年來的種種與總總,似乎讓人民開始懷疑當初的太陽花學運所催生的政黨輪替,當初反對的反黑箱服貿貨貿,以及當初所期待的「國民黨要倒、台灣會更好」,到底實現了沒有?
如果「國民黨要倒、台灣會更好」實現了,為何今天的台灣在經濟上的表現是如此乏善可陳又令人鼻酸?在政治上的表現是外交空間的「沒有最窄、只有更窄」?
如果「國民黨要倒、台灣會更好」沒有實現,那當初「對民進黨的期待、國民黨的蔑視」是不是錯了?人民是不犯了高估民進黨執政能力的錯誤?
國民黨被民進黨以黨產條例形同抄家滅黨,如今已如風燭殘年、貧病交加的政治難民,雖不至於「全倒」,但與「半倒」也相去不遠,國民黨是「倒」了,但台灣有更好嗎?
蔡政府執政近兩年,由貫徹蔡總統意志所力推的重大政策:
《年金改革》汙名化了軍公教警消,造成族群、階級、世代對立,更違反「法不溯及既往」與「信賴保護原則」。
《黨產條例》以超越司法的黨產會決議,來決定人民團體、政黨及個人的財產所有權與使用權,嚴重牴觸憲法規定與正常民主國家政黨競爭常態。
《基礎建設條例》大筆一揮就是4年4000一,而爾後的追加,更是無法估計的幾個4000億!
《非核家園》強硬的以高價高汙染的燃煤發電,代替相對價格低廉與汙染程度低的核能。近日來的空汙與限電、跳電,更造成人民生命權的受影響與財產權的損失。其最大影響,則是國內外工商業對中華民國提供穩定能源的不信任,直接影響國家經濟發展與人民就業機會。
台灣大學「拔管」,更讓我們看到蔡政府以意識形態來對知識分子做政治的分類,更讓我們看到對百年大計的教育決策,在蔡政府心中是如此輕率、蠻橫、無所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