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舉季到來,許多參選人開始養側翼,甚至平時可能就在養,已是公開的秘密,但陳時中卻別出心裁,與眾不同,這次他養的不是側翼,而是「廁」翼。
週六,陳時中陣營推出驚天地泣鬼神的免治馬桶政見大片,片中陳時中向經典韓國電影「熔爐」致敬,親身演出電影中變態校長角色,一顆頭從廁所頂端浮出來,親睹四叉貓行隱私之事(大便)的畫面。
廣告一出劣評如潮,被批為不具性別平權意識,甚至帶頭性騷擾。廣告雖緊急撤下,但傷害卻已造成。從一向政治新聞較淡的週六,PTT八卦與政黑兩版卻幾乎被免治馬桶爭議洗版,網友熱烈討論嘲笑,就可見一斑。
針對廁所,參選人能不能談創新政策?當然能!但前提是對於「上廁所」這個再常見不過的行為,其背後的心理機制要有了解。有人看過網紅或藝人,在廁所褲子脫掉,拍照或錄影上傳社群網站,或拍成戲劇的嗎?幾乎沒有,有的話多半也與校園霸凌甚至性騷擾有關。
這就說明了上廁所是一個私領域行為,不適合拿來拍出來,更不適合開玩笑,更更更不適合拍出偷窺畫面!有多少女性遇過或者擔心上廁所時被偷窺,甚至偷拍?即使是同性,大多數人也不樂見被這樣對待,既然如此還選擇拍出來,自以為幽默風趣,實際上得到的卻是「自取其辱」的效果。
陳時中團隊近日搞出的爭議,又何止這一件?陳時中擔任指揮官兩年多,早已因3+11、疫苗採購、疑似護航高端、缺快篩等事件,爭議不少。但其「廁」翼卻製造出不少新爭議,比方說去gay bar疑似被舔耳、製作粉紅西裝立牌出席婦女活動、唱客家歌曲同時說自己外婆是客家人等等,哪個在網路上得到的是佳評?除了gay bar臉書貼文得到同志這個本來就普遍支持陳時中的群體大量按讚之外,扣分的遠比加分的多。
選舉當然是一門包裝的技術,但任何的包裝都不該只考慮創意,背後還要有策略。要考慮參選人本身的特質、過往的履歷,以及所屬政黨的特性。親民搞笑秀基本上只適用於具有「執政黨仇恨值高,支持度低」、「參選人非執政黨出身」、「參選人是素人,未曾掌大權」等特質的參選人,比方2014的柯文哲與2018的韓國瑜,都完美符合這個特質。
2022的陳時中卻與柯文哲韓國瑜完全不同,過去兩年多他的曝光率比蔡總統還高,這場選舉基本上近似於他的「連任選舉」了,是對過去政績的檢驗,甚至是信任投票的高度。
陳時中的「廁」翼不思包裝他的政績,解釋他施政的爭議,卻把他當成素人搞,試圖包裝可愛形象。然而企劃內容卻是作一些看上去像是「他被gay性騷擾」或是「他性騷擾一個正在上廁所的gay」的行為,低級多於可愛,怎可能獲得好評?
近來無論哪一家民調,都顯示陳時中的仇恨值至少38.7%。上一次民進黨奪得臺北市長之位,是1994年的阿扁,靠藍營分裂當選,但當年阿扁是年輕活力改革揭弊的形象,其仇恨值要比2022的陳時中小多了。陳時中如果不正面面對他指揮官兩年多各項施政爭議,解除臺北市民疑慮,寄望靠反民進黨勢力分裂而當選,這就未免太藐視臺北人的智商了。
陳時中真正需要的是誠實,是勇敢面對解釋施政爭議。不三不四的「廁」翼,只是讓陳時中成為政治笑話罷了。
*作者為網路媒體工作者,本文原刊《奔騰思潮》,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