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8日駕崩,她在位的70年間,經歷了英國外交政策的巨大動盪,包括去殖民化、反恐戰爭、歐盟崛起、英國脫歐。伊麗莎白二世生前是大英國協王國的君主,而她對大英國協的支持顯示出她為後帝國世界重塑君主制的高超能力,美國期刊《外交事務》則指出大英國協可能是伊麗莎白二世最偉大且最脆弱的遺產。
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Queen Elizabeth II)在1952年繼位,此後20年內,她見證大英帝國由盛轉衰,20世紀中期全球掀起的反殖民主義,多個英屬殖民地在二戰後相繼獨立。《外交事務》(Foreign Affairs)指出伊麗莎白二世需要新的方式來維持英國王室在英國的核心角色,大英國協(The Commonwealth)提供了一個有吸引力的答案。
目前大英國協有56個成員國,有15個以英國君主為國家元首,實施君主立憲制,包括澳洲、加拿大、紐西蘭、加勒比地區(Caribbean)數個國家等。對於大多數觀察家來說,大英國協只不過是大英帝國解體後留下的微弱印記。《外交事務》指出,事實上,大英國協的歷史更複雜,作用更重要。對於伊麗莎白二世來說,大英國協逐漸成為決定性的使命,是英國在去殖民化(decolonization)、軍事實力與經濟實力減弱的情況下重申其影響力及領導地位的方式。
更少的君權 更多的朋友
由於英國希望印度加入大英國協,但印度不願成為英國的共主邦聯,因此1949 年,大英國協發表《倫敦宣言》(London Declaration),接受印度以共和國加入大英國協。對於伊麗莎白二世來說,《倫敦宣言》是實現君主制現代化的手段,她熱情地擁抱獨立的印度開創的「新」大英國協。
1956年,蘇伊士危機(Suez Crisis)期間,英國首相艾登(Anthony Eden)試圖推翻埃及總統納賽爾(Gamal Abdel Nasser),藉此結束他在非洲及中東的反殖民影響,而伊麗莎白二世努力與艾登保持距離。此外,她也明確表示不討厭1960年代及1970年代推動英國在非洲及加勒比地區的殖民地尋求獨立的政治力量。
事實上,伊麗莎白二世甚至不想採取行動來勸阻那些已經獨立的國家進一步過渡為共和國,對她來說,重要的是這些國家仍是大英國協的一部分。因此,去年仍為王儲的查爾斯王子(Prince Charles)訪問加勒比海島國巴貝多(Barbados),代表伊麗莎白二世出席標誌該國向共和國過渡的儀式傳達出連續性的有力信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