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揮軍入侵烏克蘭已逾7個月,烏克蘭武裝部隊在原本不被看好的情況下,不僅守住基輔與卡爾可夫等關鍵大城,更讓俄軍蒙受不輕的人員傷亡與裝備損失,令世人刮目相看。其中,由公民志願參加,僅受短期軍事訓練即上陣的烏克蘭「國土防衛隊」(Territorial Defence Force, TDF),更成為官方宣傳部門與各國媒體關注的焦點。
烏克蘭國土防衛隊也在國內引起廣泛討論。事實上,在俄烏戰爭開打後不久,即有不少人士主張以烏克蘭國土防衛隊為借鏡,號召公民自願組成平時不隸屬於國軍,訓練時間與內容也全部自行規劃的民兵單位;並認為這種組成成本與訓練時數遠低於國軍的民兵,才適合作為臺灣本島城鎮防衛戰的主力。
民兵無法作為城鎮戰的主力
然而,這些低成本、非正規的民兵,真的能夠成為臺灣本島城鎮防衛戰的主力嗎?其實未必。
首先,這些由志願者組成的民兵,固然可能擁有不錯的限制空間戰鬥能力,但是在城鎮甚至都會地區的戰鬥中,光是擁有此種能力還不夠;也必需擁有高效的各兵種(如步兵、工兵與裝甲兵)協同作戰能力,和良好的小部隊通訊管制能力;以及將現地建物與街道,迅速改造為包括阻塞地帶、殺傷陷阱地帶,和誘敵進入殺傷陷阱地帶之通道等防禦陣地體系的能力。因此,城鎮和都會地區的戰場特性,只有受過高度訓練的精銳部隊才能有效駕馭,絕非僅具備極少數專業戰士,絕大部分未受過充分訓練的民兵所能勝任。
事實上,許多例證顯示,非正規民兵在城鎮戰的環境中,對上有充分訓練的正規部隊時,很難取得上風。不論是1993年10月的摩加迪休,或2004年4月在巴格達的薩德爾區,被分割孤立的小股美軍(摩加迪休約180人,薩德爾區不到20人),在缺乏美軍慣有的強大空中、砲兵與裝甲部隊支援下,儘管遭受擁有數十倍人數優勢且熟悉地形的民兵攻擊,最後還是能成功突破包圍,並讓進攻的民兵傷亡慘重。
其次,這些民兵的訓練與編組成本雖低,但戰時要協調與掌握這些民兵卻很困難。
由於平時在編組與訓練上不受國軍管制,使這些民兵單位嚴重缺乏與國軍地面部隊協同作戰的可能性。尤其在城鎮與都會區這種敵我位置犬牙交錯、變換快速的作戰環境中,國軍其實很難光靠一紙命令,就能將這些平時自成一格的民兵單位納入防禦體系,發揮協同作戰的效果。事實上,戰時這些民兵的行動對國軍來說,可能也和敵軍一樣,充滿了「未知」!對城鎮或都會區的防衛作戰未必有益,反而可能有害。
第三,與許多國人的想像不同。在俄烏戰爭的第一階段,在基輔、切爾尼戈夫、蘇梅、卡爾可夫與馬立波等地的俄軍包圍圈中,擔任抵抗核心、支撐防禦體系的,始終都是烏克蘭的常備部隊。正是因為這些烏克蘭常備部隊敢於對俄軍發動局部反擊,才能在俄軍的包圍圈中製造出許多空隙;這才使國民警衛旅與國土防衛隊的人員,可以在少數特戰部隊人員的指導下,從空隙鑽到俄軍後方,襲擊俄軍的交通線與後勤車隊,創下若干戰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