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籍新加坡十一年後,知名企業家曹興誠宣示回復中華民國籍,誓言與台灣共存亡,一個月前他宣布要捐三十億強支持台灣國防,「協助在認知戰、心理戰和輿論戰等方面加強戰備」,不知道是否受到「他要養網軍?」負評與質疑的影響,一個月後他提出兩項共十億的「具體計畫」─四億訓練三十萬「保鄉神射手」,六億訓練三百萬「黑熊勇士」,一如既往,他的「倡議」惹來的負評甚至訕笑,遠超過正面評價。
走了一個吳怡農來了一個曹興誠,國防部也無言
原因很簡單,國防不是電玩不是新創,可以具有超量的創意發想和實驗精神,不需要高深的學問,就知道不論是十億或三十億,投入國防,不是杯水車薪,而是雨落深井,別說波瀾不興,連激起漣漪的能量都無,網民隨手一撥就為他算出「保鄉神射手」一人只得一千三百三十三元,「黑熊勇士」一人只有二百元;照目前民間射擊館一發子彈四十元的價碼,「黑熊勇士」只夠打五發,能不能達到曹興誠口中「敢開槍」的手感都大有疑問,「保鄉神射手」也只能打上三十三發,距離「神射」必遠。
但這樣的訕笑未盡公平,曹興誠是事業有成的企業家,不至於帳都不會算,他也明白涉及槍枝使用的訓練,並非民間獨立可成,所以才會呼籲「需要軍警的協助」;不過,他前腳開完記者會,國防部後腳即聲明軍用靶場訓練能量早已滿載,不可能配合;警方雖未置一詞,但為了最近大小槍擊案已經忙得灰頭土臉的警政署,最不希望聽到的就是「射擊」。
曹興誠不必難過,該難過的是壯闊臺灣聯盟理事長吳怡農和國防部,因為最早提出「全民皆兵,在家當兵」概念的就是吳怡農,以社區為單位,組建有抗敵和救護能力的「國土防衛部隊」,戰時動員令一下就到指定地點取槍;吳怡農的倡議被曾任國防部長的退輔會主委號馮世寬一句話打槍:「別聽他的」;一整個蔡政府真沒人聽他的,他默默的自北市黨部主委卸任,默默的推動他的「後盾計畫」,不能進行射擊訓練,還是可以進行防災救護演練,而且已經開辦多期。
「團練」之議興,「國之將亡」兆
對國防部而言,走了一個吳怡農,又來一個「不捐個三十億,沒人聽我罵中共」的曹興誠,才是難堪中的難堪─若非國防部後備動員不被信賴,甚至職業軍人的戰力也遭懷疑,又何來此起彼落的「團練」主張?
曹興誠口口聲聲說要強化國防教育,人人皆興保衛台灣之念,堪謂拳拳孤忠,但從歷史教訓觀之,此說正是「國之將亡」之議,清軍壓不住太平天國,而有湘淮軍之興,湘淮軍打不過帝國主義,遂有義和拳民之起,「團練」在中國有歷史基因,也正因此,即使民國肇建,軍閥還能各據地盤,雄霸一方,即使抗戰軍興,地方軍勢力還是遠超過蔣軍,中華民國憲法明定,「全國陸海空軍,須超出個人、地域及黨派關係以外,效忠國家,愛護人民」,「地域」會特別入憲不是沒有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