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維觀點》威權與民主都需要反思

2018-07-09 06:30

? 人氣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AP)
「威權制度的優點和它的缺點一樣非常明顯,它專制,卻有令人稱頌的效率,甚至於支撐起『效率』的內在恰恰是因為其『專制』的一面。」圖為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資料照,美聯社)

因為決策過程缺乏與人民及各方意見的溝通,且在政策提出前只有少數人知情,中共決策過程常被台灣媒體抨擊為「不民主、不透明」;而不少中共地方官僚只對上負責、以「振興經濟、發展地方」為名大搞不符合實際需求的硬體建設,其中暗藏貪腐及人謀不臧則常被大陸媒體拿來做文章,他們稱之為「決策浪費」,其中最典型的就是「面子工程」、「形象工程」問題。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根據《新華社》的報導,「形象工程」項目琳琅滿目,但慣用手法為「先花幾個億建,再花幾個億拆」、「強拆強建」、「舉債建設」等。從這樣的過程中,則可以看到缺乏合理監督、小圈子決策的威權體制,決策正確的話,的確能在極短的時間看到效果,反之,其造成的「浪費」也十分巨大。

這些大陸各地舉債興建形成的「鬼城」、「花架子工程」、「豆腐渣工程」,其浪費資源之巨大及遺留問題的嚴重性,甚至成為部分西方學者、媒體論述「中國崩潰」的依據之一,這是威權制度在效率之外需要反思的不足。

相較於大陸因為威權制度缺陷造成巨大的「決策浪費」,台灣政府強調「權力制衡」、「自由、法治」的民主制度,透過引入民眾決策程序和外部監督,應該能規避掉問題,然而弔詭的是,在決策實踐的過程中,這一設想卻很難令人滿意。

以1993年首提規劃案,2017年才完工,還有交通部長因此被彈劾,耗時24 年才完成的「桃園國際機場捷運案」為例,它的問題不在於少數人決策,而在於過多民意參與決策,同時又摻雜了政黨政治的元素,造成極大的時間成本和決策浪費。不提1993到2006年間,機捷歷經的BOT案承包商棄標及爆發重大弊案的過程,2006年由政府收回自辦後,因為可預見龐大的土地利益及交通便利性,捷運路線在「民意請求」下幾經變動,從原規劃的35 公里、16站的設計,硬是「截直取彎」變成目前的51 公里、24站,難以達到國際公認「快速、舒適」的機場捷運要求,反而成為運量平庸的區域捷運系統。

此外,民主的台灣不僅是犧牲了效率,也出現了大量類似於大陸各地「形象工程」造成的巨大浪費,只是換了個名稱,台灣稱之為「蚊子館」。最著名的無非是陳水扁主政時期內提出的「一縣市一機場」政見,極盛時期台灣有多達18 個機場,密度為世界之最。監察院曾進行「蚊子館」調查並出具報告,認為「政府過於遷就政治環境,以一時的選舉口號、宣稱式的未來燃燒民脂民膏」是主要成因。

至今尚無完美制度

常會有人以大陸自2004年起才決定發展高速鐵路系統,目前高鐵的總里程數已稱冠世界,甚至可以開始輸出高鐵系統,說明大陸威權體制的優越性。也有人懷念台灣「解嚴」之前威權時代的效率,蔣經國也曾乾綱獨斷地決定興建「十大建設」,使台灣在極短時間達到產業轉型、經濟起飛、人民生活改善等多個指標。

另一方面,台灣人也普遍珍視好不容易才建立的民主制度,自這套制度引進建立以來,經過30年發展,它所倡導與培育的民主精神,已經成為台灣今天的核心價值。從威權到民主的轉型,對台灣而言,絕對是政治價值和人文精神的進步。即便是羨慕於威權制度下大陸的建設效率,對今天民主制度下台灣政府的無能與效率強烈批評,台灣人也普遍不願再回歸之前的威權制度。

威權與民主孰優孰劣,其實完全是個價值觀問題,中國大陸要檢視其威權制度中民主成分的不足,沒有資格因為其效率而輕慢台灣的民主制度;台灣也要反思民主所帶來的其他問題,沒有資格以傲慢的心態輕忽中國大陸的威權制度。這世界沒有完美的制度,任何制度都需要在反思中不斷改善、進步。

20180628-《多維TW》月刊032期(多維觀點提供)
《多維TW》月刊032期(多維觀點提供)

本文原刊《多維TW》月刊032期,授權轉載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