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香港大學最新的民意調查顯示,「香港人」的身份認同指數錄得10年以來的新高,愈年輕對「中國國民身份」愈沒有自豪感。有學生領袖表示,2014年雨傘運動後,香港人對本土身份認同愈來愈強烈,而身份認同亦影響年青人參與社運的取態。不過,多位學生領袖都認為,雨傘運動及旺角衝突後,都未能爭取任何改變,令新一代的社運陷於低潮。
據香港大學民意研究計劃上星期二(6月19日)公佈,以電話隨機訪問1001名市民的民意調查顯示,受訪者對「香港人」的身份認同感覺最強烈,由0至100分的「身份認同指數」計算,錄得83分,較上次調查高4.1分,亦是自2008年有關指數開展以來的新高。
值得注意的是,受訪者對「亞洲人」的認同為74.1分,高過「中華民族一份子」的68分、「中國人」的66.6分,「世界公民」的63.5分,而「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的認同排行最低,只有56.3分。
港大民意研究計劃星期二(6月26日)公佈,以電話訪問1000名市民的最新民意調查顯示,香港市民「對中國國民身份的自豪感」,比去年同期上升4個百分點至38%,「沒有感到自豪」的比率下跌5個百分點至57%。
深入分析顯示,香港市民年紀愈輕,對成為中國國民感到自豪的比率愈低,對北京的香港政策評價亦愈負面。其中18至29歲組別有70%的受訪者表示,沒有因為「成為中國國民而感到自豪」,只有16%表示有;30至49歲組別亦有65%的受訪者表示沒有,只有31%表示有;50歲或以上組別則有51%的受訪者表示有自豪,44%表示沒有。
19歲的香港中文大學學生會會長區倬僖接受美國之音訪問表示,調查結果反映2014年雨傘運動後,香港人對本土身份認同愈來愈強烈,愈來愈趨向認同自己是純粹的香港人不是中國人說:「我之所以會有這麼強烈的本土身份認同,是同2014年的雨傘革命有關,當時雨傘革命期間,我會見到很多香港人一心一意為香港的前途及民主自由的價值去付出,甚至願意犧牲,再加上看到中國的政制發展以及文化,都會覺得香港與中國在各方面都有、無論是政製文化也好,還是社會追求也好,都有比較大的差異在當中,更會覺得香港人與中國人是兩個不同的族群。」
20歲的香港大學學生會外務副會長彭家浩接受美國之音訪問表示,他的身份認同是香港人,他認為香港人的語言、文化、集體回憶都有別於中國人,尤其是香港人的核心價值,對自由民主的看法都與中國的見解不同。彭家浩又表示,政府都應該注意為何香港年青人會有身份認同的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