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達到2050淨零碳排目標,各大產業起身轉型,政府也致力規劃碳費、碳交易等制度,期望在不犧牲經濟的前提下,追逐淨零碳排理想。
談到淨零碳排,多數人會想到太陽能、風能與電動車等減碳措施,但是將二氧化碳轉換成有機物封存的「碳匯」也很重要,因此農業也是達成淨零碳排的關鍵。永豐餘學院院長何壽川表示,根據中研院院士楊秋忠的投書,台灣農地土壤的有機質含量若能提升1%,就能吸納3,750萬噸的二氧化碳,抵消台灣全年碳排量的1/6。
台灣農地能儲存3,750萬噸二氧化碳,是森林1.6倍
碳匯能夠長期封存二氧化碳,因此去年COP 26大會提出「Wood for Good」主張,指出森林固碳是達成淨零碳排的有效方向;碳匯又分為藍碳、綠碳與黃碳,綠碳是利用植物、主要是森林吸收空氣中的二氧化碳,一棵樹一生約可吸收900公斤二氧化碳。根據中興大學與中研院的調查,台灣每公頃森林可儲存9.76噸的二氧化碳,是目前最成熟的碳匯,藍碳則是透過紅樹林、濕地、海底沉積物等模式保存二氧化碳,台灣每公頃紅樹林可儲存100噸的二氧化碳,是單位面積儲碳量最大的碳匯。
黃碳則是透過農地土壤的有機物儲存二氧化碳,若能將土壤有機質含量提升1%,每公頃農地就能再多存46.88噸的二氧化碳,以全台灣80萬公頃農地估算,約可儲存3,750萬噸二氧化碳,超過全台森林固碳量的1.6倍。如此龐大的潛力,是紙業起家的永豐餘致力發展的方向。
1960年代末,台灣就從農業發展再生能源
造紙是永豐餘集團的核心事業,創立至今已98年的永豐餘,將過往經驗淬鍊出5大循環,建構全循環經濟。何壽川說明,造紙材料有3個來源。第一,農業廢棄物可作為材料,而播種、成長、收成的過程是農業循環。第二,回收紙也是造紙的材料,工業用紙有97%的原料來自於回收紙,形成紙的循環。最後,則是透過種樹、砍樹、製漿等製程,從原木提取纖維素造紙,過程中會產生名為木質素的剩餘物,它們熱值高,因此能收集做為再生能源,形成再生能源循環。何壽川驕傲表示,自從1969年他回台參與集團工作時,就已經陸續掌握這些技術,「可說是台灣最早的再生能源!」
造紙需要大量用水,但透過水處理系統,98%的水能夠回收再利用,形成水的循環。經過幾十年的發展,造紙技術取得長足進步,何壽川回憶,50年前造1噸紙要花費100噸水,但現在製造1噸工業用紙僅消耗6至7噸水,衛生紙甚至只要4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