饑荒、貧窮、戰爭、疾病——很多因素都可能極大地改變我們所吃的東西。
在極端情況下,絶境中的人們可能吃泥土、仙人掌果、花、老鼠、丟棄的骨頭或者動物皮來充饑。
在世界很多地方,嚴重饑餓和營養不良是人們每日面對的挑戰,而且規模非常龐大:聯合國世界糧食計劃署(UN's World Food Programme)指,「每天晚上有多達8.28億人在饑餓中入睡」,而且有「3.45億人面臨嚴重的糧食危機」。
在世界糧食日(World Food Day,10月16日)之前,BBC訪問了世界上四個正經歷著嚴重饑荒地方, 了解那裏的人們的生存狀況。
「老鼠是我唯一吃得起的肉」
「我從小時候起就一直吃老鼠,而且從來沒有過健康問題。我也餵我兩歲的孫女吃老鼠。我們都習慣了,」來自印度南部的拉妮(Rani)說。
49歲的她生活在清奈附近,屬於這個國家最邊緣化的社群之一——她讀完五年級之後就退學了。
在印度以種姓制度為基礎的社會架構裏,她的族群長年受到歧視,而拉妮為一個非政府組織工作,援助她的社群——伊魯拉人(Irula),他們作為債役工人受困於底層。
「我們總是住在城鄉之外。我們的父母和祖父母告訴我們,有時候他們會沒東西吃——連草根都沒得吃。在那樣的艱難時期,老鼠就成了我們急需的食物,」拉妮告訴BBC說。
「我從很小年紀就學會捉老鼠了。」
拉妮童年獲得的這些生存技能,現在就用來養她的家人——他們每星期至少煮食兩次老鼠。
但伊魯拉人吃的是在稻田裏捉的那種田鼠,不是平常在人家裏看到的那些。
「我們會把鼠皮剝下來,在火上把肉烤熟了吃。有時候我們把它剁成塊,與小扁豆和羅望子一起煮著吃,」拉妮說。
田鼠藏在鼠洞裏的那些糧食顆粒,也會被伊魯拉人拿來吃。
「我一個月只吃得起一次雞或者魚。老鼠多得很,而且不花錢,」她說。
「我喝髒泥水,也見過人們吃腐肉」
聯合國指,索馬利亞面臨著災難性的饑荒。該國40年來最嚴重的乾旱已經令超過100萬人流離失所。
四十歲的沙裏弗·哈桑·阿里(Sharifo Hassan Ali)是七個孩子的母親,她就是其中一個失去家園的人。
她不得不離開她的村莊,從下謝貝利州(Lower Shabell Region)出行200多公里外——主要是徒步——前往首都摩加迪沙外沿的一個臨時居住地。她花了五天時間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