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強調,不能覺得是「宣傳」就輕視危險訊號。「我們長期以來解讀習近平只是做做樣子,但中共一直都是摸著石頭過河,如果今天的強勢得到效果,他就會繼續強勢,如果被反過來壓制,他就會放軟一些。來來回回之間,如果你一直都覺得是假的,其實搞不好他已經往前進了很多。」
翁履中強調,中共是藉台灣問題劍指美國,「中國眼中只看到美國,台灣從來不是中國大國外交考慮的點,只是一個子議題」。「中國的大國外交受制於美國,衝不出亞洲,習近平必須找一個點讓他的能量出去,否則沒辦法在國內執政。習近平當然希望國內經濟、科技能夠發展,可是被美國卡死了,所以他覺得可以讓他任期延續到第三、第四任的關鍵,就在於能不能成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救星,如果拿下了台灣,所有其他議題都不重要了。」
他說這次習近平視察聯指中心時表現強勢,是為了增加與美國談判的籌碼。「中國不滿已久了,認為美國表面上(只承認)一個中國,實際上一直幫助台灣朝主權獨立的方向邁進,所以習近平的態度是要告訴美國,不管你的行政單位、國會議員是不是要跟台灣高層互訪,中方都是不滿的,你美國要做一些調整,否則再談也沒有意思。」
武力攻台時間表?
宋文笛認為,習近平對於國際「圍堵中國」的形勢倍感不安,尤其是俄烏戰爭和台灣問題國際化,兩者都有可能使中國陷入它目前未必想要的戰爭中,但中國覺得它對戰爭的控制力越來越小。「烏克蘭戰爭使意識形態之爭重新成為國際競爭的焦點,並大大削弱了中國的地緣政治安全網,即中國的主要伙伴俄羅斯,中國覺得比以往都更容易受到美國的直接壓力。」
他指出,習近平的講話表現出他對抗外部挑釁的決心,但沒有提出開打的意圖、計劃或時間表,「仍保留戰略上的模糊」。
台灣軍事專家蘇紫雲強調,所謂兩岸開戰的時間表是動態的,以前傳出2020、2021年可能會攻打台灣的外島,後來說是2027年,現在有說是2023年,「主要是看進攻能力與防禦能力……台灣唯一的選項就是強化防禦能力。」
翁履中則評估,台海最危險的時刻可能是2024年3月至11月,即台灣總統大選後到美國大選前。「假設2024年民進黨順利當選,傳遞給中國的訊號就是,台灣整體民意是延續親美抗中路線,中方就會重新思考什麼時候決戰,而2024年美國總統選舉前,雖然不會完全進入空窗期,但那段時間恐怕會非常混亂,中方可以利用這時機。而假設美國是更強勢的共和黨當選,習近平會希望先搞定台灣,選後再來跟美國進行硬對抗。」
他認為,在戰爭威脅下,美國和全世界都感受到台灣很危險,只有台灣自己感受不到,「像活在一個泡泡裡面」完全脫節,社會也沒有備戰氛圍,一般民眾連防空洞在哪都不知道。「台灣的新聞只會說美國抗中保台,但不會說美國現在有多緊張。政府知道但不說,因為說了民眾會緊張,就會掉選票。但防衛台灣的第一步是要誠實,讓大家看到危險,有感受,再來反思美中台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