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恆君觀點:張愛玲、蕭爾茨與柏林圍牆

2022-11-13 06:50

? 人氣

正因如此,每個柏林牆倒塌紀念日,筆者總是忍不住默默去看那議會大廈旁河裡游來游去的天鵝。它們如此孤獨、如此依戀於人而不肯離去,總是令人深深懷疑:是否那一個個倒在附近柏林牆下的年輕靈魂,正在此苦苦徘徊不去?其中最近的一位犧牲者甚至死於1989年3月--可見即使短短的8個月,也足以隔絕出一個冰涼殘酷的世界。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親自在場的意義

短短11小時的訪問,蕭爾茨總理自認為最有價值的部分,在於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達成反對俄國使用核武的共識。盡管不少西方媒體質疑這份承諾的真情實意,並逐字逐句地搜尋是否對俄羅斯直呼其名,但不爭的事實卻為:習近平是於11月4日中國外交部關於蕭爾茨來訪報導之中聲明這份立場,明確指出「中方支持德方、歐方為勸和促談發揮重要作用,推動構建均衡、有效、可持續的歐洲安全框架 」,並「防止亞歐大陸出現核危機」。這份並無歧義、清晰呈現於世界面前的承諾與表態,即是國際外交主義所追求的初步成果。

更加獨特的個人風格,則是蕭爾茨總理針對香港問題與新疆問題的公開陳述。自美國眾議院議長佩洛西訪台以來,人們在愈演愈烈的台海對峙之中無法緩過神來,繼而又被中共二十大閉幕式上出乎意料的一幕深深震驚。在這外界普遍質疑的「錯誤時刻」,蕭爾茨卻以不同於前任總理梅克爾的個人風格,向中國領導人公開直接地闡述台灣問題需「和平解決糾紛」。雖然這份「不合時宜」的直拙似乎正與習近平主席近日的軍備動員(11月8日)相違背,但品格喚起品格,這無疑啟發美國拜登總統三思之後步其後塵,宣布11月14日的峇里島上願與習近平主席當面會晤談論。

並且,倘若台海兩岸尚屬相對直觀的制度之爭與文明之爭,新疆問題的爭議,則因種族、歷史、生活、宗教等差異乃至反恐主義的交織而更為錯綜復雜,甚至在中國自由民主派內部意見也極為不一。西方漢學家們努力在歷史文獻、現實數據、治理體系以及民眾的控訴聲中尋找最為貼切的分析,最近幾年甚至出現學界與社會共同研討的課程。但蕭爾茨卻超乎各種具體而微的爭議,簡短精確地傳遞出最為核心的實質:即新疆存在問題,關注新疆少數族裔的人權問題並非干涉他國內政。相比中美雙方在阿拉斯加談及人權問題之時的弩張劍拔,蕭爾茨基於邏輯的清晰闡述,顯然並未激發強力反彈。

2022年11月4日,德國總理蕭爾茨到訪北京,成為新冠疫情爆發後第一位在中國會晤習近平的G7領導人。(美聯社)
2022年11月4日,德國總理蕭爾茨到訪北京,成為新冠疫情爆發後第一位在中國會晤習近平的G7領導人。(美聯社)

中國民眾的意願

審視韓國乃至台灣80年代走出威權統治、推進民主建設的歷程,不難發現:基於最早踐行民主理念、關注人道主義的社會體系,「西方」本身的「在場」,即是賦予東方社會民主抗爭的極大鼓勵。韓國電影史上的史詩影片如《出租車司機》與《辯護人》等,均有普通民眾基於自覺本能,衝破重重障礙邀請「外國人」到場之情境。此種心態,宜見於蕭爾茨訪華之時普通中國民眾的反應。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