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碧玲雖非博學鴻儒,好歹是個博士(台大),曾經兩屆立委都在教育委員會,根據她千字回應陳芳明的臉書文,她對教育的「貢獻」不可謂不大,從教育基本法、國民教育法體育法…都是她修的,但俱為她一人之功嗎?她理當是「提案立委」,因為她是教育委員會召委,其他連署和支持立委呢?僅就零體罰一例,當年還有其他教團體育和家長團體的努力,難道「一管功成萬團皆空」?
賴揆由盛而衰,不是沒有原因
管碧玲也對外界批評她「政治立場鮮明」做出了回應,她只承認在軍訓教官退出校園和文言文比例上有政治立場」,但是,做為民進黨,「誰敢將這個成為被嫌棄的理由?要民進黨以敵對政黨的立場擇人,這不是政黨政治的原理。」
首先,管碧玲的政治立場不僅在於軍訓教官和文白選文比例,隨便舉例,陸生來台「三限六不」是她積極主導;大陸電影得獎太多,她主張停辦金馬獎;最近陸委會聯席會議駁回陸媒記者的駐點申請,她強調「選擇這樣的小case展現強硬又如何?」更早還有為登革熱在南台灣肆虐,她脫口而出「沒得登革熱(高雄)血統不純正」,後面是失言的玩笑話,前面則是不折不扣的意識形態,套用管碧玲的辯解詞,「誰敢將她反中惡陸做為嫌棄她的理由?」
問題來了,什麼是「以敵對政黨的立場擇人」?在教育部長一職上,豈能有政黨敵我?管碧玲或許不明白,「政治立場鮮明」為何不適合這個職務,但行政院長不能不明白,遺憾的是,顯然賴清德也不明白,在他們的眼界中,只有政黨敵我,這嚇不跑「敵對政黨」,倒可能嚇跑無數家長,當民進黨開始訴求中間選民(至少新北市長選舉)的時刻,在這場「敵人(敵對政黨)」如此孱弱的選舉戰場上,旗幟鮮明地感嘆「同志間的距離比星球還遙遠」(管碧玲語陳芳明),喚不回同志還踢走中間選民,即使成不了歷史,也真值得記下一筆:「那一年,賴神如何由盛而衰」,當然,管碧玲的功勞只能是之一,絕不是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