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19年藏曆10月25日宗喀巴圓寂之後……
每年此時,圍繞在離天堂最近的西藏拉薩布達拉宮,各大寺院和俗家屋頂窗沿都會妝點起以萬為計的酥油燈,閃爍的燈火勝過夜空的星星,不夜之城,盪漾著不絕的誦經聲。在寺院廣場、街角的煨桑爐火,隨著陣陣白煙騰飛,使得酥油燈火更顯魅影。這靜美殊勝的夜晚,便是藏傳佛教最尊貴、為紀念宗喀巴大師圓寂而舉行的「燃燈節」。
宗喀巴與釋迦益西的師徒情緣
宗喀巴,1357年出生於「宗喀」地方(即現在青海省塔爾寺所在地),出生時即有諸種異兆。3歲時,從第四世大寶法王受近事戒(居士戒)。7歲時,拜頓珠仁欽學法,而後受沙彌戒。16歲時,受頓珠仁欽資助赴西藏學法。其後30年,宗喀巴努力聽受廣大教法,以及向上師盡力祈禱而得成就。46歲,完成了《菩提道次第廣論》,內容是顯教的教法;數年後又完成密教的《密宗道次第廣論》。在其完成重要的佛法論著,成為創立格魯派的理論基礎後,又於1409年籌建甘丹寺。
所謂「格魯」,是「善規」的意思,它強調「生活講戒律、修行重道次」,因其尖頂通人冠(僧帽)是黃色的,因而被稱為「黃教」。從15世紀開始,格魯派成了藏傳佛教的主流教派,除了繼承宗喀巴衣缽的大弟子賈曹傑外,另一位弟子克主杰為「班禪」世系之始,最小的弟子根敦珠巴則開啟了「達賴」世系。而另一位大弟子,釋迦益西(後被追認為第十世「章嘉」),則佐興黃教建立了色拉寺。
也就是說,藏傳佛教中有三大重要轉世傳承系統,均出自宗喀巴的門下。不僅如此,拉薩著名大寺,如甘丹寺、哲蚌寺、色拉寺,以及後藏日喀則的札什倫布寺,皆為宗喀巴師徒所創建。他們的影響力無遠弗屆,直至21世紀更推廣至全世界,在台灣亦有廣大信眾。
因為宗喀巴在藏區名聲遠播、地位崇隆,引起了明成祖的注意,曾於永樂六年(1408年)遣使至拉薩,徵召其進京傳法。
當時宗喀巴本不欲見來使,但後經使臣請託「闡化王」扎巴堅贊(西藏八王之一)說情而在色拉曲頂(今色拉寺所在地)和使臣們相見。宗喀巴將備妥給永樂皇帝的禮物及一封信辭謝書函交給使臣後,隨即避居惹喀扎岩洞閉關修行。
永樂皇帝為了完成其以宗教懷柔政策來管理西藏地方,達到「眾封多建」的目的,而於1414年,再度派遣內臣使者候顯等四人赴拉薩迎請宗喀巴進京,但宗喀巴仍藉詞不適遠行而婉拒,同時薦派弟子釋迦益西(1352~1435)為代表晉京。釋迦益西是其司膳、隨侍,拜宗喀巴為根本上師,成為其八大弟子之一,後來被追認為第十世章嘉呼圖克圖,為內蒙古地區的宗教領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