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看小英總統舉出七年前她和德國議員費爾交換意見,小英表示「相信」綠能已是不可逆的趨勢,德國現在的綠能發電已從17%提升到30%,今年初還一度可以靠綠能滿足全德國的用電量。小英引用的是今年元旦清晨六點前後,當時全德用電是41GW,光是風力發電加上水力與生質能發電正好滿足全部用電量。然而,當時還有部分燃媒與核電發電廠並未停機,多餘的電力只有輸出國外,在歐洲電力自由市場造成了「負電價」現象(即廠商發電同時還得付錢)
德國的因應對策是將燃煤和核能等傳統電廠增加彈性,不時調整升/降載以因應再生能源變動,這個調整過程是需要相關的技術與設備的調整,因為再生能源與傳統電廠輸電系統不同,再生能源需要更大的電網系統來支應,德國運用彈性調整策略來鼓勵再生能源的遞增,不是全面停止燃煤發電或核能發電,這才是德國經驗成功的關鍵所在。換言之,全盤的能源政策就是彈性的多元發電的調整,既可確保供電正常無虞,更可放心地逐步走向無核/無煤家園。
德國經驗中明顯地並沒有馬上廢核,而核電成了能源政策的靈活棋子,這和「以核養綠」的說法有異曲同工之處。不知道小英總統為何有「以核養綠」是似是而非、落後於世界潮流的想法。德國既是她標榜的典範,為何我們的能源政策卻是如此地僵化與固執呢?不能靈活起來呢?非得把核電汙名化,同時卻又得靠核二來幫忙維護電力供應,以免缺電呢?
當然,小英只看到綠能的願景而已,沾沾自喜地談到太陽能與風力發電與智慧型電網的設置遠景可期,問題是這兩種能源的發展技術與關鍵所需要的時間與人才,我們國內還不夠,仍得仰賴國外,而這些發展與訓練過程至少要五至十年才有可能穩定與成熟。加上台灣的風場與種電場受制於地理環境,還有颱風等天然氣候變化因素存在,這些和歐洲發展再生能源有所差異,不知道為何小英總統如此樂觀,好像只要建構好風機或搭上太陽板,這一切綠能就會源源不斷產生。完全不顧自然條件並非隨時就可以支應發電,還有風機帶來的噪音、種電間接也破壞土地、埤塘等正常功能,台灣原本就是地窄人稠,不像歐陸可以運用的地方與資源比我們還要豐富多元。德國當然可以學習,但是走向全面綠能化之前,我們當前的電力危機問題就得先解決才行。
最後,蔡總統完全沒有能源政策與國安策略全面與全盤的思維,兩岸目前關係是緊繃的,隨時有可能擦槍走火,一旦爆發衝突,所有發電設備一定首當其衝,無一倖免,一旦首波攻擊被毀,如何阻絕敵人於灘頭?沒有多元能源策略,怎能確保我們的反擊戰力?當小英在嘲諷馬英九與「以核養綠」落伍了,可曾全盤考慮到台灣生存發展能力呢?若是只圖一個「無核家園」,換來是更大的國安危機的話,民進黨的能源政策就會是製造這個危機的「禍首」啊!
*作者為銘傳大學新聞系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