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關於我和鬼》的創新和突破並不是這個套路。
在宣傳文宣以及很多評論上,都說《關於我和鬼》是一部「混合類型」的電影,包含喜劇、動作、恐怖(鬼怪)、警匪等,甚至還有非傳統商業類型的同志片。然而這個說法,也不盡準確。
首先,類型的混合由來已久,並不是什麼創新。恐怖跟愛情、驚悚跟警匪、功夫加鬼怪,這些電影大家都看過,有的成功,也有的爛透了,更不是混的類型多就贏。所以重點是,怎麼混?這種類型元素放一點,那種類型元素放一點,肯定是行不通的。
我認為,要比較準確理解《關於我和鬼》的類型操作,還是要回到類型概念的核心,也就是行銷。所以與其說它是混合類型,倒不如說是「洋蔥類型」,或乾脆直接說是「洋蔥式行銷」。
大家都聽過洋蔥式穿搭,我們就用這個譬喻來理解。《關於我和鬼》,其實並不是把各種類型像煮什錦麵一樣混在一起,而是一層一層的包裝:依序從比重最少到最多,最外圈是冥婚,也就是程偉豪作品最為人所熟知的鬼怪元素,當做一個引子;第二層是同志,這是當今在台灣影視市場上(尤其是對年輕觀眾)相當討好的元素;然後第三層是警匪/動作片,這是相對容易成功,也比較容易製造戲劇衝突和視覺效果的類型;接著第四層則是喜劇,這也是比較討好,但是困難度卻比較高的類型。
以上這四種類型的成分比重逐漸增加,在故事組織上的功能也各自不同,但不管如何,他們都不是洋蔥的核心。核心是什麼呢?我認為最內核的其實是成長/親情元素,大家只要稍微回想一下劇情,便不難理解,其實吳明翰(許光漢飾)和毛邦羽(林柏宏飾)兩個年輕男生的成長,才是最重要的;跟他們是人是鬼、是警察還是同志,其實沒有那麼大的關係。
關於層層類型在敘事上的功能,我們稍後回來繼續討論。但我認為最重要的還是行銷上的作用,這也就是為什麼我認為「包裝」比起「混合」是更適合的概念。有了這些不同的類型元素,行銷團隊便可以一層一層、一波一波地釋出具有行銷作用的訊息,吸引各種不同的觀眾,以及他們對於多重類型組合的好奇。這當然有賭博性質(但哪一部商業電影的操作沒有呢?),不過卻像是一層又一層的加分,提高籌碼水準;同時也像是一層又一層的保險,降低失敗機率。
「可以相信」的商業電影操作
從上述的洋蔥式類型包裝的手法,可以看出《關於我和鬼》團隊以市場角度出發的細緻操作。而這套操作模式,是從一開始的劇本設計到最後的映演宣傳方方面面的。
前面提到,看似多重混合的類型,其實更像是一層一層的包裝,核心是兩個年輕男生的成長故事,而最靠近這個核心的外層則是喜劇。喜劇腳本不好寫,「讓觀眾哭比讓觀眾笑容易」是業界的共識。但《關於我和鬼》找到了一個方法,就是利用類型元素來發掘反轉和製造笑料。例如,冥婚可以很恐怖或很淒美,但內在卻有荒謬性,變成了笑料的來源。又例如,警匪和動作元素,可以很陽剛也可以很嚴肅,但反轉一下就可以有很多笑料(成龍早期的《警察故事》和到好萊塢之後的《尖峰時刻》就是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