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去大陸工作,不代表我不愛台灣」中國惠台政策是否見成效?

2018-08-13 10:40

? 人氣

大陸此次宣佈的措施被指是嘗試拉攏台灣民眾,但這可能只是大陸的一廂情願。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美國華府台美關係研究中心資深研究員陳以信對BBC中文說,大陸的所謂「惠台」政策,不能夠有效地拉攏民心,因為他們是從統治者階層,由上而下地猜度民意,欠缺一種客觀科學的工具。

「大陸提到民心時,只是統治者自己的想像,缺乏事實基礎,」他說,「北京當局或許看到愈來愈多台灣人到大陸就心滿意足,但結果就是愈來愈多台灣人,身在曹營心在漢,愈了解大陸,愈討厭大陸,這是大陸對台政策上最大的一個盲點。」

台灣淡江大學中國大陸研究所助理教授黃兆年接受BBC中文採訪時,用「麵包」與「愛情」來比喻台灣人到大陸工作的考量。一方面,大陸提供更多的「麵包」去吸引台灣人去大陸,但台灣民主自由的「愛情」或許能令台灣人放棄這個「威權制度」的麵包。

他舉例,大陸學府嘗試邀請台灣年輕學者到大陸工作,台灣學者一般會要求比台灣高很多的待遇條件,因為他們留在台灣,本來可以享受自由的學術環境──這是錢買不到的事情。

他對記者說,近年香港想移民到台灣的人數上升,並非因為台灣「麵包不是特別大」,但是因為中國因素下,香港人受到台灣自由民主的土壤吸引,台灣人應該珍惜自己這種軟實力。

資料圖片
 

人才流失

不過,持續的人才流向大陸,也為台灣當局所警惕。台灣陸委會認為,陸方不斷出招吸引台方的技術人才是有「政治意圖」,台灣政府會持續強化台灣留才機制,反制陸方。

曲小姐表示,台灣人才流失不單是流向大陸,很多台灣人也去歐美、日本工作,她指整個社會氛圍,讓年輕人看不到前境、看不出台灣公司會善待員工。

台灣兩岸政策協會研究員張宇韶認為,台灣政府確實要考慮如何吸引台灣年輕人留在台灣的問題,特別是年輕人面臨工時過長、薪資結構低迷的問題。

「改善台灣投資環境,讓年輕人留在台灣,不單是因為這是他們的家鄉,也是一個有希望的環境,這個很重要,」張說。

他認為,政府要向前往大陸工作的台灣民眾解釋,在大陸投資工作的風險。

淡江大學學者黃兆年認為,台灣必須思考如何把自己的產業與就業機會做好,他認為台灣當局推出的5+2產業創新計劃,也是考慮把台灣的產業結構轉型。

前國民黨發言人陳以信認為,台灣人才流失是民進黨政府的責任,因為政府無法促進經濟自由化、國際化,而民進黨嘗試推動把大陸排除在外的經濟自由化,也不容易成功,就算現在強調要強化留才機制,也只是很表面的「頭痛醫頭、腳痛醫腳」。

民進黨政府提出的產業轉型計劃成效有多少?仍然有待觀察。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