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鼓頻仍,台灣年輕人基本上有兩種反應,一是疏離無感,二是擁抱美國。他們之間有三個共同處:不反戰、不發問、不扛責。而最後這第三點,解釋了前兩項。
上戰場主要是年輕人,年輕人若不想上戰場,唯一辦法就是反戰。但是,反戰仰賴的,不只是生存渴望,更是在問:誰的生存渴望?如果不知道自己是誰,或不敢知道,那就連生存渴望都不願去想。
簡言之,任憑戰爭陰影籠罩而不反戰,其主要心理因素就在於,缺乏一個質問戰爭意義的思想主體。覺青擁抱美國,可以避免思考,那些直覺不能信任美國的,唯一活下去的方法則是放棄思考。
放棄思考算是一種間接反戰,類似於儒家說的「邦無道則隱」,即使戰爭機器的動員鋪天蓋地,猶無法激發他們的熱情。冷漠,可以揭露那些擁抱美國與備戰的覺青,雖滿口自由,卻是實踐自我奴化。
反戰需要對自己負責,因為反戰不但是反對統治集團的政治正確,幾乎必然面對黨國機器的壓制,還要面對備戰覺青無時無刻的騷擾,與霸權秩序的封鎖。更重要的,是要回答,自己要的是什麼?
有多少台灣青年能直面這個問題呢?如果不跟著美國的安排,民進黨如何能繼續靠反中來轉移分贓濫法、治理崩壞的劣政,又如何幫助濫情民主、失去未來的覺青投射無能、無助造成的自恨?
上焉者追求小確幸,在短暫的時空中零零碎碎地麻痺自己;下焉者聚眾霸凌,像是融入軍事武力的cosplay,以為自己所向無敵,輕而易舉擊潰解放軍。說他們是年輕人,有的到了四、五十歲,癮頭更重,難以自拔。
反戰者要什麼?要一個不被宰制、不被綁架、不被犧牲的機會,要一個能質問自己生而何所為的挑戰,要一個自己的養成過程所期待的人生戰場,要一個不在相互傷害的氛圍中推動共存的責任。何其大哉?!
*作者國立台灣大學教授